向海爭鹽
海洋遼闊無邊,海水源源不絕,但向海爭鹽必須要天時、地利等諸多條件配合,並不容易,正因如此,海鹽產量僅占全球鹽產量的四分之一。
早期台灣先民以海水煮鹽,滋味苦澀。1661年鄭成功驅荷領台,從中國大陸進口的鹽源中斷,鄭成功重要軍師陳永華於是在台南開闢鹽田,1665年台灣第一口鹽田(重建荷人瀨口鹽田)在現今台南鹽埕里南側以「淋鹵式鹽田」曬鹽,開啟了台灣的天日曬鹽史。現今台南市的「永華宮」紀念的就是這位台灣天日曬鹽的創始者。
台灣的鹽田有瓦盤和土盤兩種形式。所謂的瓦盤,是將大水缸、酒甕碎片鋪在鹽田裡,以石輪壓平。日據時期,日本人因戰爭需要用鹽,將許多魚塭改為土盤鹽田。台鹽退休製鹽技術員凃丁信指出,瓦片傳熱較快,水分蒸發也較快,結晶的鹽顆粒細又乾淨,可以作為食用鹽;土盤水分蒸發比較慢,慢慢結晶的鹽比較紮實,但顆粒粗,一般做為工業用鹽。
全盛時期,台灣從嘉義以南到高雄,共有布袋、北門、七股、台南、高雄5個鹽場,共計築有21座以水泥紅磚建造的六面形鹽田碉堡,並派駐員警巡守鹽田。由此可見鹽在當時是多麼重要的物資。
因為重要,早期鹽屬專賣品。台灣在1726年滿清時期便開始實施食鹽專賣制度,日據時期雖曾短暫廢除,但隨即又在1899年恢復。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在1952年成立「台灣製鹽總廠」,自此曬鹽業成為國營事業。
台鹽實業副總經理陳世輝話說當年,「從國防的角度來講,鹽是很重要的物資」他表示,當年台鹽總廠的任務很單純,就是提供安全穩定的食用鹽、工業用鹽,給民間和軍方使用。
台灣鹽博物館中典藏了台灣鹽業過往的歷史與 鹽工們的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