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一平方英寸寂靜
幾個月後,許願石回到范欽慧手上,戈登還送了一顆霍河雨林的石頭當作祝福,以及自己錄製的自然聲響,讓范欽慧透過音檔感受這顆許願石所經歷的旅程。范欽慧對著石頭許下尋找台灣寂靜山徑的心願,展開旅程。
看著戈登在「一平方英寸的寂靜」所拍攝的照片,讓范欽慧想起了太平山的檜木林。她突然明白,戈登所著迷的,正是在原始荒野的源頭,聆聽生命最純粹的本質,也就是戈登所闡述的,「寂靜並非無聲,而是萬物俱在。」
於是范欽慧帶著許願石來到太平山,向舊識羅東林管處護管員賴伯書,說起了石頭的故事。賴伯書帶著她走進翠峰湖環山步道。這裡不僅有曾讓18歲的范欽慧認為美到不可言喻的高山湖泊,從湖泊旁的步道往山裡走,沿途有各種台灣花草,野牡丹、過山龍等,還能聽到藪鳥、金翼白眉、冠羽畫眉等台灣特有種鳥類的鳴唱。而太平山終年多濕,孕育了吸水性極佳的苔蘚,成了最佳的吸音海綿,湊近聆聽,能將大地的聲音變得更加透徹而清晰。
環山步道的中心,是奧陶紀苔原,鬱閉的檜木林間,地面、樹幹上都長滿了厚重的苔蘚,成了最自然的音場,霧氣繚繞的此處,充滿遠古蠻荒的神祕,靜謐的彷彿只剩下自己的呼吸聲,剎那間似乎有種與天地萬物連結的自然力量直達內心。聽見此情此景的范欽慧,找到了她心目中、屬於台灣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靜,將奧陶紀苔原當作聆聽寂靜的聖殿,並希望在此推展寂靜山徑。
范欽慧幾乎每個月都來太平山報到,錄下翠峰湖環山步道不同季節、不同時刻的聲音;她邀請生態聲學的專家、藝術家、身心靈工作者等不同領域的朋友,一起走進這條山徑,體會寂靜的美麗,為寂靜山徑帶來更多詮釋。
地景大家很容易理解,但聲景的概念,對多數人來說是既陌生又模糊,於是范欽慧帶著許願石去到義大利參加聲學研討會,飛到日本與日本聲景協會交流,近距離了解國際的專家學者,是用什麼樣的視野在保育聲音與自然。2015年范欽慧召集了一群理念相同的朋友,成立台灣聲景協會,深化聲景保育、教育的推動,盼能跟公部門有更多對話。2018年,在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的規劃下,台灣第一條國家級寂靜山徑在翠峰湖環山步道啟動,訂下不喧嘩、不踩踏苔蘚的寂靜山徑遊客公約。而那顆遊歷世界的許願石,也成為台灣寂靜山徑的視覺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