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圖蓋章,認識印尼蠟染
哈奴曼在歷史長河裡幻化萬千,或是戲偶,或是圖騰。兒創中心去(2018)年底策劃的印尼織品展,藉由哈奴曼與故宮院藏的蠟染(Batik)織品圖騰串聯起來,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無形文化資產的印尼文化藝術,融合在孩子玩具裡。
一面蠟染圖騰的拼圖,取自於院藏〈皮影戲紋蠟染披肩〉,孩子們藉著拼圖認識圖紋上歷史悠遠的印尼皮影戲,一片一片拼出與《羅摩衍那》齊名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皮影戲偶,同時欣賞多彩爭豔的蠟染,在經過歲月洗禮後,仍不減光彩。
另一面大拼圖可見華人祭祀儀式的供桌桌帷圖騰,早期的桌帷常以刺繡製成,20世紀開始,印尼華人入境隨俗,改採蠟染製作,數塊拼圖拼接而成的〈紅地獅子紋蠟染桌帷〉,正是中華與印尼文化交流的呈現。獅子紋圖騰也顯現出深植民心的佛教思想,「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座騎,」負責兒創中心策展的助理研究員王健宇說明獅子在佛教「象徵佛法振聾發聵,就好像獅子吼一樣,讓眾人突然驚醒。」
印尼文化圖騰多元萬象,學齡前小朋友最愛的蓋印章和蠟筆彩繪區,孩子們大展創意巧思,創造屬於自己的蠟染服飾。著好色的學習單還可以放在感應平台上,啟動觸控式搖竹(Angklung)或爬竿闖關任務,從玩樂中學習異國文化。
當孩子沉浸在拼拼圖、蓋印章、試穿蠟染服飾,以及多功能互動遊戲時,蠟染圖騰中所蘊藏的無形文化資產,也成為他們記憶裡的一個片段。
再走到越南食衣住行文化教育展區,和印尼織品展區一樣,都能換上當地的傳統服飾。穿上越南襖黛(Áo dài)遊走在粽子店、糕餅店、鼓店和捏麵人攤販之間,像在逛越南的傳統大街。
「媽媽,我要煮麵給妳吃。」王健宇學小朋友說話,他常看孩子們搶著當牛肉湯河粉攤老闆,拿把大湯杓在鍋裡攪呀攪,放片河粉、放片肉,布製的教具深獲孩童的喜愛。
穿衣鏡具有面部辨識技術,拍完照便帶入系統,孩童可到另一面螢幕觀看自己如何換穿印尼紗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