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鳥類,明日人類
重新被發現的黑嘴端,被世界各國視為明星物種,不僅台灣,中國、韓國政府亦將多處黑嘴端繁殖的無人島劃為保育區,為了進一步理解黑嘴端的生物特性,研究人員常藉由彼此分享消息,掌握黑嘴端的遷徙路線與分布範圍。
然而,光停留在學術層面仍不足夠,生態保育影響重大,且是人人有責。2008年曾發生的「小管事件」,即是一張嘴巴套著塑膠管的黑嘴端照片,引起鳥友,乃至大眾的熱議,這幀令人不忍的畫面,顯示出了自然環境的失衡,漁業資源的枯竭,與日益嚴重的海廢問題,全體人類責無旁貸,「一個物種的瀕危,背後原因是很多重的。」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洪崇航表示。
黑嘴端似對人發出警訊,要求人們正視迫在眉睫的環境問題。剛完成黑嘴端紀錄片《尋找神話之鳥》的梁皆得表示,過去他以《老鷹想飛》這部生態紀錄片,帶動了台灣的黑鳶保育運動,這一回為了拍攝黑嘴端,他不僅多次前往馬祖,也到中國、韓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取景,不僅是為物種作紀錄,更希望藉由這部影片喚醒更多人的海洋保育意識。
「大地的反撲是遲早的,就像氣候暖化,已經是發生在這個世代的事情,海洋汙染也是。」甚至提出「今日鳥類,明日人類」警語的袁孝維說得鏗鏘有力。「鳥類在生態鏈中,屬於在上位的捕食者,一種鳥類的滅絕,等同於底下整個食物鏈都帶來劇烈的變化。」蔣功國也發出同樣的警告。
但比起長年定居的留鳥,保育跨國移動的候鳥,一向有其難度,「鳥類遷徙沒有國界,包括了度冬地、繁殖地、過境地,倘若只有其中之一的國家重視野生動物保育,成效也不大。」袁孝維說。即便如此,黑嘴端並非機會全無,以台灣知名的冬季候鳥「黑面琵鷺」為例,一度族群數量下降到500隻左右的黑面琵鷺,因多國合作,願意共同簽署並遵守「黑面琵鷺國際保育行動綱領」,故在近年已逐步恢復到近5,000隻,作為黑面琵鷺主要度冬地的台灣,還受到國際社會的大力肯定,獲「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頒發「國際保育獎」。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黑嘴端的脆弱處境,雖然直指環境浩劫的燃眉之急,同時也暗示出人類、動物之間彼此密不可分的關聯,除了喚醒人們對於自然的親近之情,也提醒人類作為地球子民的使命與責任。「神話之鳥」固然是美譽,同時卻也凸顯出沉重的族群宿命,如何能化危機為轉機,關鍵常在萬物之靈一瞬之念的改變而已。
研究人員進行「繫放」作業,希望更進一步了解物種特性。
目前劃定為燕鷗保育區的馬祖鐵尖島,是黑嘴端目前少數僅存的繁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