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資料,生物多樣性的基礎工程
台灣並非《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但至今14次的締約方大會(COP),「台灣從來沒有缺席。」曾經代表台灣與會的林務局保育組棲地經營科科長石芝菁相當自豪地說。出於對於本土物種的責任,台灣政府亦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簽署翌年宣布成立「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今「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前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社會的民主開放,人民民主素養的深植與公民意識的活躍,為推動生物多樣性帶來強勁的動能。
以開放資料為例。因生態研究、保育工作,乃至相關政策訂定與推動,首重科學資料與數據。目前國際上有「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致力於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資料的開放與跨國際間的串聯。在GBIF成立之初,台灣便以副會員身分簽署加入,並成立「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TaiBIF),作為亞洲地區的重要節點。
也在去年,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營建署、海保署、林務局、林試所、特生中心等六個單位更進一步簽署成立「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TBIA),推動以「創用CC」或其他公眾開放授權方式,將公部門內的資料開放。
TBIA成立的契機,源於公部門中負責資料管理業務人員的起心動念。以林試所為例,因為成立時間頗早,擁有從日治時代大正時期就累積下來的龐大資料,光是臘葉標本就高達54萬筆,除了與時俱進幫資料數位化並建檔,「也讓我們開始思考,如何為這些資料增加附加價值。所以『活化資料』是我們初始希望開放資料的起點。」林業試驗所聘用助理研究員、TBIA執行秘書陳建文說。
開放資料於官方、民間都是利多。TBIA聯盟秘書處成員,來自於生科領域的他們異口同聲地表示:田野調查研究勞心又費時,即便盡研究人員的洪荒之力,至多也僅能累積數十年的資料,但生物研究往往需要橫跨數十甚至上百年的尺度,才能看出趨勢變化,「倘若能夠整合別人的資料,就能彌補這些時間、空間向度上的空隙。」TaiBIF內容經理劉璟儀說。
TBIA的成立,展現台灣政府推動開放資料的決心,同時有助於大眾了解公部門資料累積的成果,更讓重大的公共決策亦有客觀數據可依循。而這些資料倘若能遵循特定的標準規範進一步開放到TaiBIF,不僅可與GBIF接軌,更有助於提升資料能見度。
好比如林務局近年推動建置「國土生態綠網」,便參考了TaiBIF與GBIF上的資料,藉此圈選出台灣生物多樣性高的區域;民眾賞鳥,同樣也可以從開放資料去搜尋熱點。2021年由美國NASA主辦的「NASA黑客松」競賽,台灣團隊「Ani’s Cuff」奪下「最佳科學應用獎」,用的就是台灣昆蟲的開放資料。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孫秀如懷抱為下一代種下一顆種子的心態為環境倡議。
環資會動員潛水志工在台灣海域進行珊瑚礁體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蕭伊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