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清朝晚期臺灣文人王詩琅所編的《艋舺歲時記》中有關補冬的記載:「有的宰雞殺鴨燉八珍,有的買羊肉和烏棗燉食,貧戶則以福眼肉(龍眼乾)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所謂日食補品,於身體特別有益。」由此可以知道,在歲末隆冬以中藥燉煮羊肉、鴨子,是臺灣民間流傳已久的進補方式。然而,開啟時下薑母鴨連鎖專賣店林立盛況的創始人,卻是今年五十出頭、來自竹北客家的田正德,而說起田正德的帝王食補薑母鴨專賣店,相當傳奇性,竟然來自於二十多年前的一場大病。
五百元起家
來自竹北清寒家庭的田正德,畢業於大華工專食品營養科,服完兵役後,身無分文的他,經過一段無業的生涯,好不容易進入一家西藥公司當推銷員。為了獲得晉昇,他拚命加班,加上節省支出,經常以饅頭裹腹,就在他職位升級後,竟然得了肝病,同時脊椎受傷躺在床上,連端盆水的力氣都沒有。
「躺在床上,我忍住眼淚告訴自己,三十歲不應該是我最後的日子,應該是新生命的開始,」田正德回憶。臥病期間,一位中醫師後人傳授他一帖祖傳秘方,並且叮囑他,要記得將秘方與兩隻腳的動物一起燉煮。由於當時雞的價錢比鴨子貴,加上母親出身於盛產鴨子的彰化,從前也用鴨子坐月子,因此就用便宜的公鴨來燉煮中藥,沒想到竟然奇蹟似地康復了。
康復之後,田正德心想,何不就以救命的中藥燉鴨來做個小本生意。民國七十年,田正德的身上只有五百元,他在垃圾堆裡翻翻撿撿,找來人家丟棄的桌子、椅子、瓦斯爐、舊窗戶,又向朋友賒了一些木材,敲敲釘釘,於板橋華江橋頭創立了他的薑母鴨本店。田正德還從隔壁的洗車場撿來別人不要的塑膠水缸,用紅色油漆寫上「薑母鴨」三個大字,成為他的第一塊招牌。
「當時店裡的桌椅真是五花八門 ,每一張都不一樣,」回想起五百元的草創期,坐在別墅般總公司的田正德訴說自己從垃圾堆起家的過程。而這一家違章建築般的華江本店,如今裝璜得光潔明亮,帶著現代古早味,依舊是許多老顧客的最愛,每到寒流一來,就引來大量人潮,造成華江橋頭大塞車。
轉骨大補帖
民國七十年十月第一家紅面薑母鴨成立,田正德將「薑母鴨」三個字申請為註冊商標,一直到七十五年薑母鴨變成產品說明,他才正式改名「帝王食補薑母鴨」。儘管不再享「薑母鴨」三字的專利,市面上其他品牌的薑母鴨也如雨後春筍般林立,但是靠著長年累積下來的口碑,田正德在改名後的隔年,很快地掛出了一百張帝王食補薑母鴨的招牌,更在今天擁有五百多家的薑母鴨連鎖店。位在臺中的旗艦店,賣場佔地一百坪、停車場七百坪,規模令人咋舌。
說起讓自己從一個一文不名的小子,到今天坐擁價值億萬的薑母鴨王國,擁有大陸西安醫科大學中醫學位的田正德仔細地說明薑母鴨的好處與特色。
說起鴨肉,傳說商代名醫吳仲就曾經用麻油炒鴨肉,再加薑母與燒酒燉煮,這香鮮甘辛的薑母鴨讓皇帝食用後,頓感筋脈舒暢,因而大為讚賞,於是民間也跟著食用,成為習俗。對女孩子而言,薑母鴨可以打通血脈,讓女性不再手腳冰冷。而對為生活打拚,常易筋骨損傷、腰酸背痛的男性而言,則可以活血化瘀,治療舊傷。
十六世紀紅面番鴨自荷蘭傳入臺灣後,就被民間視為孩子「轉骨」發育期的最佳食品。實際上,鴨肉肉色鮮紅,血紅素與肌紅素及蛋白質的含量都特別高,的確非常適合於發育中的青少年食用。中醫也說鴨肉滋陰補血,可以治療因五臟虧損的口渴,對過度操勞、熬夜、失眠或頭暈者也十分適合。
一隻鴨五瓶酒
在中國人的飲食觀裡,鴨子性涼,因此必需加老薑與酒一起燉煮,才更能發揮它驅風祛寒、舒筋通血的功效。選用的薑必需是兩年以上做種的「薑母」,同時要皮肉一起使用。至於另一個重要材料「米酒」,過去帝王薑母鴨都使用紅標米酒,一隻鴨子分為五份,每一份使用一瓶米酒,也就是一隻鴨子要用上五瓶酒。
在紅標米酒一瓶漲價到一百三十元之後,考量價格與公信力,目前燉煮時使用的是臺灣菸酒公司四十度的稻香料理酒,同時一隻鴨減為只加一瓶酒。起鍋之後,喜歡湯頭裡酒味濃一些的客人,可以另加買紅標米酒、二十度稻香料理酒、台糖糖蜜酒精自調米酒、民間藥酒加入,讓大伙吃得更加火熱。食用時,將帶著藥酒香的鴨肉蘸上特別能打開味蕾的豆腐乳,更能胃口大開。
臺灣一年年產一百八十萬至兩百萬隻的紅面番鴨,鼎盛時期有四百萬隻的銷售量,其中至少有一半變成了薑母鴨。如果以一年一百萬隻薑母鴨來估計,一隻薑母鴨要用五瓶米酒,僅薑母鴨業者一年至少就要煮掉五百萬瓶的米酒,數量驚人。
米酒市場多元競爭後,問田正德那一種米酒和薑母鴨最對味,在各方都不得罪之下,田正德只能說「各有風味」。不過他也表示,臺灣人使用紅標米酒來烹調食物已有近百年歷史,大家都吃習慣了。
而紅標米酒最特殊的風味在於其中「米香醇」的獨特甘甜口感,米香醇是經由米發酵蒸餾,再添加香精所得,有味精一般的功效,讓食物帶著一種回味的甘甜。因此田正德對於含有米香醇的台糖糖蜜酒精自調米酒也大為讚賞:「台糖米酒讓薑母鴨變好吃了。」
媽媽的味道
對於臺灣潮起潮退的飲食流行風,田正德很有信心,「薑母鴨是不會退流行的,因為它那股媽媽的味道,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人的血液裡,」田正德解釋,每一個孩子打從出生後,就跟著媽媽熟悉坐月子裡麻油雞與薑母鴨的香味,甚至在母奶中,也品味著麻油雞和薑母鴨的滋味,那是一種「習慣」哪!
入夜之後,寫著驅風袪寒的紅色燈籠,招攬著薑母鴨的愛好者一個個湧入。敞開大門的店面,一張張辦桌似的大圓桌一一擺開。門前的鍋灶邊擺著一箱箱的米酒,鍋灶上掌廚的師父在熱鍋上燒起香濃的麻油,丟下老薑,大刀剁塊的紅面番鴨,一陣大火快炒,加入高湯後,一瓶米酒咕嘟咕嘟全倒入,鍋裡的薑母鴨滾煮沸騰,接著冒起熊熊大火,就這麼沸騰中強強滾地上桌。
三五好友圍著一鍋薑母鴨,吃著吃著,身體暖了起來;隨著酒氣的運行,血脈賁張、情緒高昂,在喧嘩熱鬧中,冬季圍爐的幸福感High到最高點,這薑母鴨可說是最具臺灣草根味的一道進補火鍋了。
p.028
咕嚕!咕嚕!加上一、兩瓶米酒後,混合鴨肉、中藥材、米酒與麻油香氣的薑母鴨,喝上一口就全身舒暖。
p.028
豆腐乳
p.029
胡麻油
p.029
老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