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瓦拉米
完成了往復28公里的健行,鄰近不遠處是南安部落的有機田。雖然不屬於玉山國家公園的範圍,卻是拉庫拉庫溪流入平地灌溉的第一畝田。從空中鳥瞰,這片耕地形狀猶如一片葉子,中間貫穿的農業道路是為葉脈,由田埂分割出來一塊塊形狀不一的稻田,隨著稻子的生長,不同季節以多層次的黃黃綠綠妝點大地。
這是布農族南安部落世代的耕地,過去多年來施行慣行農法,農忙期間空氣中總飄散刺鼻的農藥味,與國家公園友善環境的保育概念相左。對此,玉管處邀集玉山銀行、銀川永續農場、慈心基金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等單位,從技術輔導、農友陪伴、認證、收購、加工包裝等,協助農民轉作有機,命名「玉山瓦拉米」。
林泳浤是率先響應有機耕作的農友。其實在玉管處推動此計畫前,他早已引拉庫拉庫溪優良的水質,使用有機微生物菌養殖大閘蟹。
面對有機耕作要付出更多勞力的疑問,林泳浤說:「不等於。」方法不對,自然辛苦。一開始整地時,打田要確實,田打得平整,使田裡水位一致,雜草才不易蔓生,因此每天巡水田,控管水位是抑制雜草最重要的工作。
而稻田最怕的福壽螺,林泳浤也曾跟牠大戰三回,一開始恨之入骨,但一個月後,改跟牠和平相處。「當稻子的纖維素提高後,牠就不愛吃稻子,改吃雜草(比較嫩)了,順便幫忙除草。」林泳浤眉開眼笑地說。
另一位農友賴金德則說:「其實父母那一輩都是用傳統的農作方式,轉作有機的辛苦還好啦!健康比較重要。」他和妻子高春妹兩人曾在冬夜離開溫暖的被窩,睡在田埂上,防止水鴨搗亂剛插好秧苗的田地。收成的有機米,賴金德親自曬米,也自己碾米,煮成香噴噴的米飯,「特別好吃,有陽光的味道。」這是辛苦耕作的註解。
「努力後,接下來就是『寬心』了。」林泳浤一句話直指有機耕作該有的心態。產量跟健康兩相權衡下,與大自然和平相處更形重要。「如果一直糾結產量,那就會變成『憂鬱農夫』了。」林泳浤笑說。慈心基金會劉寶華也補充說明,站在「萬物皆有生存權」的立場,他不喜歡稱雜草是「草害」,「雜草雖然會影響到目標作物的生長,但環境不全是人類的,它們也有生存的權利。」劉寶華說。而這就是跟大自然共處最重要的精神吧!
友善大地的心意,得到大自然豐碩的回饋。除了有機米產量連年提高外,慈心基金會請來台東大學專家彭仁君進行生態調查也發現,有機農法回復土地本能,有機田裡豐富的物種已建立起生態防禦網,並有足夠的天敵物種能抑制田間害蟲。
林泳浤指著田裡的紅蟲(搖蚊幼蟲)說,牠會翻攪土壤,提供有機質活化土壤,橙瓢蟲、長腳蜘蛛會捕食像飛蝨等傷害水稻的蟲類,一連串的食物鏈,這讓有機田上方,常有白鷺鷥、蜻蜓、鷸鳥和燕子流連徘徊,熱鬧異常。
農友們還在田裡發現已被列為瀕危等級的台灣特有淡水魚──菊池氏細鯽。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企劃經理課課長黃俊銘說:「當初只希望讓玉山下的這畝田能符合國家公園的保育目標,其實沒預料到會有這樣的發現,菊池氏細鯽的再發現,讓農友都覺得做有機是相當有意義。」
近一兩年,隨著玉山瓦拉米漸為人熟知,南安部落逐步推展生態旅遊等體驗行程,農友也紛紛投入導覽,介紹種植有機米的故事。讓城市人以肌膚感受赤足踩入軟爛的田地,體驗拉庫拉庫溪的水溫;在稻梗、葉隙間,瞧見穿著紅黑相間衣裳的橙瓢蟲。那種心底莫名湧起的悸動,希望您也能親身去感受。
高忠義觀察,香楠樹上的螺旋紋路, 是帝王蜂剝捲樹皮回去築巢的痕跡。
南安部落農友一起推廣種植正港的 有機「玉山瓦拉米」。 (左起林泳浤、陳美玲(林泳浤妻)、賴金德、高春妹)(莊坤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