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假米酒中毒事件發生後,米酒事件再度在臺灣社會造成紛擾與不安。相關單位傷透腦筋,對內強力取締假酒製造,對外要與世界貿易組織重啟米酒稅談判。然而,對於民眾而言,最惋惜的是,這個寒冬少了那一碗香香濃濃、驅風袪寒的燒酒雞。
在臺灣常民的生活中,不論生老病死、婚喪喜慶,一生重要的生命禮儀都少不了米酒。孩子四個月的時候,父母以薑片沾米酒,塗抹嬰兒的頭部,讓孩子的頭髮長得濃密。端午節的時候,以米酒調上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寫個王字,驅邪除煞。婦人產後,以米酒來擦拭身體。有客人飄洋過海而來,敬上一杯米酒,兼具洗塵、壓驚功用,稱為「洗鹹水」,米酒可說是人們飲用、消毒、除煞、祭祀的萬用品。
米酒步入廚房成為料理酒主流之後,舉凡炒、爆、熬、燉、燴、燜、燒、煎、烤、滷、醃等等料理法,幾乎每一道菜,都要用到米酒。大師傅少不了米酒,冬季最火熱的進補餐飲店,舉凡薑母鴨、羊肉爐、燒酒雞、藥燉排骨,更以米酒代水,來燉煮出舒筋活血的補品。更重要的是,巧婦難為無「米酒」之炊,在每一個臺灣家庭的廚房裡,米酒就和鹽、糖、醋一般,是主婦們不可或缺的調味料之一。
古往今來,在臺灣這片土地上存在過的酒類中,飲用歷史最長、最暢銷的酒就是米酒,尤其是風味獨特的紅標米酒。即使大陸五糧液、茅台,西洋白蘭地、威士忌等相繼入侵,它依然是臺灣民眾的最愛。
究竟深受臺灣民眾喜愛的紅標米酒,製作的奧秘在哪裡?它的味道真無法取代嗎?且讓我們來一探紅標米酒在臺灣的百年歷史與變化,細說無所不在的米酒文化。
冬至才過,住在桃園大華眷村的
陶媽媽已經開始忙著滷製她那備受兒孫們喜愛的各式滷味。只見她的大鍋裡擺滿了牛腱、牛肚、牛筋、雞胗、豆干還有海帶,加上五香、八角、醬油、大蒜、糖等調味料,接著咕嚕咕嚕地倒上大半瓶的米酒。「有些菜用紹興酒來做也不錯,但是做滷味一定要用米酒才好,」陶媽媽一邊翻動鍋裡的滷味,一邊嘟嚷:「米酒一瓶漲到一百三十元,今年入冬後,我還沒做過燒酒雞呢。」
羊肉爐 對家庭主婦而言,米酒是廚房裡少不了的一味。
今年農曆年來得早,國曆一月底就是除夕夜了。媽媽們盤算著年夜飯要做什麼菜,冷盤來個醉雞、燒臘雙拼,接著上燒酒熗蝦、三杯小卷、紅燒魚、富貴牛腩,外加一個干貝芥菜,桌上再燒一個羊肉爐火鍋,飯後來一點米酒燜米糕,象徵步步高昇。這一桌年菜,不僅每一道菜都少不了米酒,算一算可用了三瓶多的米酒呢。
說起酒,就與中國人的歲時節慶密不可分,屬於漢民族的臺灣人也不例外。中國傳統習俗一向「酒以成禮」,無酒不成禮。甲骨文和鐘鼎文中,有關祭典的「奠」、「禮」、「酋」字,都從酉(酒)字而來。
而中國的米酒文化,幾乎與中國的稻米文化等長。相對於西方的果酒製作,中國人的穀酒文化可能始於七千多年前的神農時代,在以稻米為主食的中國,以米釀酒更是中國酒的大宗。《素問》一書中,記載著黃帝與岐伯討論用黍、稷、稻、麥、菽五穀來造酒。《戰國策•魏策》記載:夏禹之時,儀狄造酒,夏禹喝了之後覺得味甚甘美,唯恐自己耽溺酒鄉而誤了國事,於是疏遠儀狄,並且警告世人:「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雖然傳說並未說明夏禹時代的主食為何,但大禹曾經往征南苗,疆域擴充到魚米之鄉的長江流域,推測儀狄釀酒的原料應該是米,而夏禹所品之酒也就是米酒。
商周開始,酒正式成為祭祀奠品,出土的銅器中,酒器佔了絕大部分。《禮記•月令》也有記載,冬至的時候,命令製酒的大酋準備好高粱與稻米,選定適當的時機製造酒麴。浸泡和蒸煮的過程務必乾淨,用水要香甜純淨,器具要精良,火候控制要適當。只要照顧好以上六件事,就不會有什麼差錯了。
對農技與農產品有詳細記載的北魏《齊民要術》中,在「造酒卷」中特別列有「梗米酒」一章,仔細描寫時人在春天以米釀酒的方法。
在民俗活動中,米酒具有「除煞」功能,是祭祀儀式中法師施法的工具之一。
說來中國以米造酒有數千年歷史,然而上古時候的米酒與今天臺灣民眾慣用的紅標米酒並不相同。最大的差別在於古書典籍上記載的米酒,應該是發酵後直接壓榨而未經蒸餾的釀造酒,也就是俗稱的黃酒或紅酒。黃酒是我國古老的飲用酒,包括紹興酒或福建老酒都是米製釀造酒,酒度(酒精濃度)只有十五到二十度。
將黃酒放在蒸鍋上蒸餾,所得透明無色、酒度較高的蒸餾酒則為「白酒」。蒸餾時間越長,酒度越高,可以直接點火燃燒的又稱「燒酒」。白酒的歷史說法不一,不過從河北省青龍縣所出土的一套銅製蒸鍋,可知至少在八百多年前的宋高宗年代,中國就可以製作出酒精濃度頗高的燒酒了。
若以化學變化來分析釀酒原理,所謂的酒,就是糖類和澱粉兩種碳水化合物,經過發酵而成。水果釀酒,葡萄糖和果糖可直接經由酵母菌發酵成酒,至於穀類釀酒,就必須要先將澱粉經過「水解」,變成葡萄糖或麥芽糖之後,再發酵成酒。當我們吃飯時,米飯經過咀嚼後,往往感到甜味,就是澱粉經過唾液水解變成糖份了。
在漢民族進入臺灣之前,原住民就是利用口水發酵來釀酒,這種「嚼酒」乃是最原始的製酒方法之一。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裨海紀遊》作者郁永河寫了一首〈番女逐枝詞〉:「誰道番姬巧解囊,自將生米嚼成漿;竹筒為甕床頭掛,客至開筒勸客嘗。」記錄了原住民最普遍的釀酒法。
康熙六十一年,首任的巡臺御史黃叔璥在《台海使槎錄》中,有一首生動的歌謠:「來賽戲,種了薑,去換糯米,來釀酒,釀成好酒,請土官來飲酒。酒足後,捕鹿回,復來賽戲。」說明了當時平埔族除了以小米製酒,在漢民族進入後,也會以鹿皮、黃藤向漢人交換糯米,利用酒麴製造米酒。這種原料稀少、製酒時間長的米酒,要比小米酒珍貴,平日珍藏,遇有貴客來訪時,才會端出宴客。在原住民的世界裡,釀酒的工作多數由婦女負責,釀美酒、織耕、飼養雞豕同為平埔族婦女的賢良美德。
一碗以米酒、老薑、麻油煎煮出來的麻油雞,是產婦坐月子不可少的補品。
米酒的釀造方式簡單,臺灣又是稻米之鄉,移墾的漢民族到了臺灣,自然沿襲閩粵習俗,以米酒為主要飲用酒。每當農曆冬至前後,民間多會選用好米,自釀米酒,閩南話稱為「結春酒」,意思就是準備過年新春用的酒。
根據日據時代酒業統計資料,米酒的消費量佔所有酒類的六成以上。在課徵酒稅之前,臺灣的釀酒場估計有上千家,課徵酒造稅之後,也還有兩百多家的酒廠。當時民間的釀酒採用的是「在來法」,先煮一鍋飯放涼,灑上一些白麴,再以這些長霉的米飯揉入其他米飯一起放入大缸發酵,經過一段時間蒸餾成透明的白酒。由於民間使用的白麴裡含有許多雜菌,不僅各家米酒風味不一,失敗變酸的機率也相當高。
在釀酒事業進入專賣之前,民間製酒廠還有一項十分有趣的副業,就是養豬。以釀酒所壓榨出的糟粕「酒糟」養豬,吃了酒糟的豬更加肥美,是市場價高一籌的上等豬肉。於是在製酒業者附近,往往形成一個特殊的養豬圈,這樣釀酒與養豬比鄰的現象,可嚇壞了當時殖民臺灣的日本人。
麻油炒川七 對家庭主婦而言,米酒是廚房裡少不了的一味。
日人領臺之後,於一九二二年收購民間較具規模的酒廠,開啟臺灣酒的專賣制度。米酒進入專賣釀造後,日人致力於麴種的品質提升,不過造酒的方式還是沿用「在來法」。
一九二七年,臺灣米酒的製造有了革命性的改變。中央研究所釀造課技師神谷俊一出差法屬的越南時,在西貢郊外一家酒廠,發現該酒廠使用阿米洛法。這種新的釀造法,是在傳統的白麴中分離出兩種糖化發酵能力特別強的菌種,並且在密閉槽中大量繁殖這兩種菌種。有了這發酵能力特強的菌種,不僅可以減少使用原料,縮短釀造時間,還可以機械化生產,大大地提升了米酒的產量,後來紅露酒、糖蜜酒等其他酒類也都改用此法釀酒。
一九三一年阿米洛法試驗成功後,臺灣的米酒從此有了一致規格化的風味,雖然味道不如傳統在來法雜菌發酵的香味,但卻已經是大家習慣的米酒味道。
日本人專賣推出的米酒原先分為米酒第一、第二、第三號三種等級,後來將二號米酒(二十•五度)改名為「赤標米酒」,也就是紅標米酒。三號米酒(二十五•五度)定名為金標米酒,後來又增加了二十五度的銀標米酒。儘管今天公賣局一直將紅標米酒的調配比例與配方視為最高機密,不過一位資深退休員工表示:「為了降低成本,打從日據時代開始,紅標米酒就是依米酒與糖蜜酒精六比四的比例來調配,延續至今。」
實際上,包括備受臺灣民眾喜歡的日本清酒也是以米酒、食用酒精一比二,所謂三倍增比例來調配的。而公賣局在民國七十七年曾經推出二十度的純米釀稻香米酒,按理說,沒有調配食用酒精應該更香醇,然而民眾的味蕾反而喜歡調有酒精配方的紅標米酒,純米釀的稻香米酒上市後,一年只有一百萬打的銷售量,遠低於紅標米酒一年一千七百多萬打的天量,這純米釀的稻香米酒於是便在民國八十八年下台一鞠躬了。
燒酒熗蝦 對家庭主婦而言,米酒是廚房裡少不了的一味。
臺灣光復初期,百廢待舉,有關酒的專賣制度與製造方法和配方大致上沿襲日據時代。只不過歷經多年戰爭,因米糧不足,光復初期的紅標米酒,也摻入了蕃薯簽和樹薯簽,米酒與糖蜜酒精的比例也曾短暫地調成四比六的比例來降低成本。
「當時最普遍、最便宜的是太白酒,米酒算是中級酒,」今年六十多歲,三代在宜蘭縣蘇澳鎮經營雜貨鋪的楊燕綿表示。太白酒也稱白露酒,是米酒的一種,不過食用酒精的比例更高。楊燕綿記得,太白酒是用甕裝,可以一杓杓零賣。黃昏之後,工作結束的農人或工人,就會帶著一個小杯子來買。
「那時候,家境好的坐月子用米酒,一般人多用太白酒,」楊燕綿表示。至於敬神或是結婚用的是酒液呈喜氣朱紅色,更高一檔的紅露酒。
民國六十年代前後,隨著新的酒品一一推出,加上臺灣經濟起飛,紅標米酒變成最初級的飲用酒,太白酒於焉停產。而在考慮米酒為中下階層的普遍飲酒,也是烹調的民生必需品,公賣局於是採取低價政策,從民國六十六年到民國八十五年,都維持一瓶十六元的價格。民國六十九年,當時的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長吳伯雄,還因為將米酒從十六元調到二十元而遭到免職,漲價的米酒硬是又調回了原價。
在長年的低價政策與國民生活水準提高之後,紅標米酒的功能也從飲用酒變成料理酒,使用量大大增加。根據菸酒公賣局的統計,紅標米酒在民國六十一年進入一年一千萬打以上的銷售量。民國六十三年,民間曾因為傳說米酒要漲價,而發生過一波搶購,以致缺貨的場面。當時公賣局還特地在中央日報上刊登聲明,表示當年米酒的實際銷售量較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八•二,為了配合市場需要,往後將逐月增產二十萬打,以安民心。
酒燒雙腰 對家庭主婦而言,米酒是廚房裡少不了的一味。
「民國五十年代,連溫飽都有問題,酒可算是一種奢侈品,都是熱鬧時才喝上一點的,怎麼捨得拿來做菜用,」於去年七月由公賣局改制的臺灣菸酒公司酒事業部協理賴舜堂表示,對於民間發展出來的燒酒雞,那樣以兩、三瓶米酒來烹煮,在餐桌上點火將酒精燒掉的烹飪法,「實在很可惜,」曾在第一線釀酒的賴舜堂捨不得地嘆息道。
近二十年來,每年公賣局營業處都指派各分局對米酒的使用功能進行調查,多年來米酒做料理酒烹調的比例都佔百分之八十以上。
在米酒市場進入戰國時代的今天,賴舜堂不免要大聲的替自家的米酒廣告一番。賴舜堂指出,過去的米酒,由於酒頭與酒尾中含有甲醇、雜醇油、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飲用後容易頭疼,所以民眾給了米酒一個「晃頭仔」的外號。如何在蒸餾時,符合經濟效益的去其頭、尾而取中段,那就是公賣局獨到的經驗了。
「米酒雖然便宜,但是今天米酒釀造技術最難,再不能以粗製酒看待,」賴舜堂表示。此外,公賣局在民國五十七年,花費新台幣一億多元經費,添購了一套純化食用酒精的特殊設備,也使得調入米酒的糖蜜酒精同樣去除有害物質,不再帶有刺鼻味。
品質精良加上「先入為主」的使用習慣,在紅標米酒一瓶一百三十元的今天,儘管臺灣菸酒公司陸續推出各種濃淡口味的稻香料理米酒,卻還是無法取代紅標米酒在老百姓心中的正宗地位。
米酒的歷史幾乎與人類的稻米文化等長,圖為宋朝《天工開物》造酒圖中米酒的製造過程之一「長流漂米」。
對臺灣的孩子而言,米酒香是一種媽媽的味道。打從初生,就跟著媽媽坐月子,透過母奶啜飲人生的第一口酒香。依照民間習俗,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不能喝水,只能以酒代水。有的還嚴禁產婦洗澡,只能以米酒和溫水調和來擦澡。因此在公賣局施行米酒配額的時候,只有孕婦享有一次購買四十八瓶的優惠。
開創產婦坐月子料理外送,也是聞名中日的醫學博士莊淑旂孫女的章敏如解釋,產後產婦的身體內臟鬆垮,一旦吸收過多水份,就會造成內臟下垂,小腹突出的水肥現象。因此可以三瓶米酒煮沸成一瓶幾乎沒有酒精的液體,也就是俗稱的「米酒水」煮生化湯或麻油雞來解渴,「切記,酒精對產婦是無益的,」章敏如表示。
根據章敏如的推算,一個產婦坐月子期間大約要使用一百六十瓶的米酒水,換言之,也就是得用上「五百瓶」的米酒。米酒漲價,首當其衝的就是產婦,不僅公賣局推出僅含一度酒精的米酒水,許多民間業者也紛紛推出米酒露、坐月子水等臺灣特有的米酒副產品。
對於米酒水的使用,中醫師陳俊哲提醒,大量使用含有百分之一酒精的米酒水依然會造成肝臟負擔。一個產婦平均使用六萬西西的米酒水,總計也有六百西西的酒精,非常容易誘發出產婦的急性胰腺炎。
在二十度的稻香料理酒之外,臺灣菸酒公司又陸續推出四十、六十度的料理米酒,好讓民眾有更多的選擇。
在中醫的理論裡,酒可以通經絡、行血脈,也就是負有「帶路」的功能。《漢書》中有言:「酒,百藥之長。」中國字「醫」從酉,可見醫學與酒的淵源深厚。《本草品匯精要》也指出:「酒主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中國的藥酒傳統,早在商周出土的甲骨文就有記載。
「酒精原本就是很好的溶媒,對藥材可以抽出較高比例的成分。萃取藥性的酒,最好在二十到四十度之間,太濃也不行,所以米酒或米酒頭的確是藥酒的最好選擇。」中醫師陳俊哲同時傳授一個最能完全萃出藥性的藥酒製造法:先以二十度米酒浸透藥材,一週以後再加入一瓶五十度的酒二度析出藥性。一個月後,將過濾澄清的藥酒加一點冰糖醇化,藥酒就能越擺越香了。在臺灣人家中,普遍都泡有一缸私房藥酒,天冷時節,睡前小飲一杯,血氣暢通,手暖腳暖,一覺香甜到天明。
天氣一冷,住在臺北的張衡,在現代人不喜歡肉食過多的今天,經常央求太太以麻油、老薑和米酒,幫他煮上一碗香濃的「麻油蛋」解饞。何以這樣對麻油雞、麻油蛋時時懸念,想來這就是米酒文化的無形積累吧。
四神湯 對家庭主婦而言,米酒是廚房裡少不了的一味。
禁止私釀酒品之後,價格低廉的米酒一度取代小米酒,成為原住民社會最普遍的飲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