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涼風微微吹,燕仔颺颺飛,日斜西啊,溫馴攬著花,花蕊啊歹勢,見笑面紅頭纍纍,阮欲來去觀音看蓮花……」(阮欲來去觀音看蓮花──鄭秋玄)
從六月到八月,桃園縣觀音鄉正展開一年一度的「蓮花季」,每逢假日,前往觀音賞蓮的遊客絡繹不絕。
正所謂「觀音腳下蓮花生」,地名與新興產業巧妙地結合,揭示了過去的工業鄉鎮努力朝觀光文化轉型的企圖。
「醜小鴨變天鵝」對觀音而言不是童話,而是實實在在正在眼前發生的故事。
觀音以蓮花為號召,推出所謂的蓮花季,今年才第三年。假日清早,由各地趕來一睹蓮花清晨綻放的遊客,將觀音鄉擠得水洩不通。
觀音鄉蓮花耕作面積估計有四十多甲,大、小蓮園十幾座。蓮花品種繁多,有睡蓮、大憨蓮、石蓮、見蓮、香水蓮、菜蓮……等各式各樣花色、姿態的蓮花。經驗的累積,加上沒有颱風的肆虐,今年觀音鄉的蓮花比往年更顯蓬勃。
話說觀音
觀音鄉的地名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清朝咸豐年間,一位農民在往返耕作途中,在溪中拾獲一顆天然酷似觀音佛像的石頭,於是供奉瞻拜,稱為石觀音,當地因此名為「石觀音庄」,日據時期改名為「觀音庄」,光復後再改名「觀音鄉」。
這尊石觀音佛像,除了是觀音鄉地名的由來,更是觀音鄉人的精神寄託。觀音人建福龍寺供奉石觀音,光緒二十一年,居民又在寺旁發現湧泉,水質清冽、可治百病,稱為甘泉井,寺廟亦易名為甘泉寺,香火鼎盛,成為觀音市街的發展中心。石觀音甘泉寺管理委員會總幹事曾獻斌指出,觀音人舉凡婚喪喜慶看日子,都要來問觀音;孩子不乖、不好養,帶到甘泉寺認觀音菩薩當乾媽,迄今觀音菩薩已有上萬名「乾兒子」。
埤塘文化
風水上乘的觀音鄉,為何後來淪為污染嚴重的工業區?說起來都是經濟繁榮的代價。
一部桃園觀音的歷史,就像是台灣發展史的縮影。
因觀音菩薩得名的觀音鄉,原是魚米之鄉,有「北部大穀倉」的美譽。由於耕作所需,有蓄水、調節水功能的「埤塘」便成了觀音的一大特色。
「學校埤」、「死囝仔埤」、「龜仔埤」……,當地人約定俗成、有名號的埤塘就有二十口,二十三個村幾乎是一村一埤塘。埤塘也是許多觀音人童年最深刻的記憶,「觀音文化工作陣」理事長鐘添壟指出,兒時在埤塘抓魚、破埤(橫渡埤塘)、玩水的情景,依然深刻地留在許多觀音人的腦海中。
觀音也是全國知名的西瓜產地,觀音西瓜的甜、脆名聞遐邇。最早在當地試種西瓜的七十五歲老農民吳水榮說,觀音的土質是紅土改良帶沙,非常適合種西瓜。
大約在民國六十六年,觀音發生了「不明公害」,「綠色長城」防風林枯死、二期稻作欠收。污染源指向林口發電廠燃煤所造成的空氣污染。
「古早人說:西北雨澆樹仔(稻子的音誤),」吳水榮說,防風林死掉之後,西北雨就不來了,農業逐漸沒落,工業應運而起。
當時任縣議員的李文貴指出,行政院長孫運璿為此親臨觀音視察,並指示經濟部開發觀音沿海地區,成立專屬工業區。自此,觀音鄉搭上台灣經濟起飛的列車,由綠色的農業小鎮,轉向北台灣最大的工業鄉鎮邁進。
北部工業重鎮
民國七十年,工廠開始進駐觀音工業區,至今已二十年。根據鄉公所的統計,目前觀音工業區中有大、小工廠四百九十七家。
觀音工業區帶給觀音鄉的禍福,難有定論。「開發的利弊,見仁見智,」民國七十五年起擔任觀音鄉長八年的李文貴說,地處水尾、土地貧瘠的觀音,開發工業區後,帶動了地方的繁榮,觀音從過去的羊腸小道,到今天三十公尺寬的道路四通八達,土地更從一甲幾十萬升值到今天幾千萬。
開發帶來繁榮,卻未必創造當地的就業機會。二十幾歲、目前在中壢工作的陳文熹說,自己從小就認定將來要出外打拚,根本沒有意識到觀音本身就是北部最大的工業區。每天有大批交通車進出觀音,對多數觀音鄉民而言,工業區只是帶來外鄉人到觀音工作,除此之外,醫院沒來、學校沒來……
在此同時,隨著農業沒落,觀音耕地面積也不斷縮小,有些乾脆休耕。土地一旦閒置,盜採砂石、回填垃圾、偷倒廢土等問題便接踵而至,留下不少「大峽谷」奇觀。「觀音文化工作陣」總幹事王朝儀解釋,觀音是沖積扇平原,地底下有非常好的鵝卵石,卻也因此成了觀音的一大浩劫。
看到問題的嚴重性,民國八十二年,觀音地方上一些關心環保問題的人士組成「觀音文化工作陣」,開始投入心力拯救滿目瘡痍的鄉土。
同時,觀音鄉保障村居民發動環保抗爭,引發全鄉各村的積極響應,民眾封鎖沿海道路,阻止砂石車、垃圾車進出,長達七年。不幸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年三月起,縣府又在保障村核准設立私人垃圾場,保障村民於是再度發動抗爭,村民在進入垃圾場通路口設置路障,派人長期駐守,展開圍堵抗爭。今年二月,業者雇用幫派分子進行「反圍堵」,強行運料進場,登上報紙頭版。
打造黃金海岸
「大峽谷」、垃圾場問題尚未獲得解決,今年五月二十八日,「觀塘工業區」和專用港又正式在觀音動工。
鄉長郭榮宗指出,觀音鄉土地閒置、挖砂石盜賣等問題,會隨著觀塘工業區的開發而解決。在他眼中,觀音的未來不是夢,從現在的觀音工業區到未來的觀塘工業區、桃園科技園區、桃園大港等願景,開發觀音黃金海岸,打造觀音成為工商大鎮,都是可以實現的藍圖。
「污染與繁榮之間,端看如何取捨,」郭榮宗表示,觀音鄉擁有北部最大的工業區,居民自然也享有全台灣最完善的社會福利。他指出,觀音鄉的鄉民住院三天有三千元慰問金,過世有五千元弔唁金,婦女生孩子有三千元補助,六十歲以上者農保費由鄉公所支付,三節還有一千元禮金,另外,學生從高中、五專、大學到研究所,每學期分別有二千、三千、六千、一萬元的助學金。
對於鄉長口中的福利,李文貴卻不以為然。「我們要的是整個觀音鄉的提升,而不是這種變相的買票!」
「觀音文化工作陣」總幹事王朝儀也指出,觀塘工業區和工業專用港只是配合台電大潭電廠的開發,提供天然瓦斯氣給台電電廠使用的接收站,與地方鄉親所期待的國際大商港相去甚遠。
除了黃金海岸開發理想與實際的落差外,觀塘專用港的設計也引發破壞環境生態的質疑。王朝儀指出,觀音工業區、大潭工業區的開發,已經剷除了大部分的防風林,僅存的小部分沙丘、防風林也將在觀塘工業區開發中消失殆盡。
特別是觀塘工業區以填海造陸的方式創造新生地,對觀音海岸海洋的生態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觀塘工業專用港的凸杌型港區設計,將造成「北淤沙、南內蝕」,幾年後,北邊的觀音白沙海水浴場將成為「沙丘浴場」,鄉親們引頸期待的「白玉商港」美夢將因此幻滅。
搶救觀音
打造觀音黃金海岸的美夢能否實現仍未可知,觀音人在搶救觀音生態環境的同時,卻也意外地為蒙塵的觀音鄉找到了一條出路。
五年前,觀音鄉一些關懷地方生態環境的人士,組成「搶救大堀溪行動聯盟」,極力要求大堀溪上游排放污水的工廠改善,甚至遷廠。兩年後,民眾檢測水質,封溪、放魚、種蓮花,無心插柳地蓮花越種越多,竟發展成為觀音鄉的新興地方產業。
目前,觀音鄉的蓮園多朝向觀光發展。除了賞蓮之外,結合蓮花餐、露營、烤肉、百年古厝……等等周邊項目,再加上觀音鄉其他景點,如甘泉寺、白沙岬燈塔、與新屋溪口的彈塗魚、水筆仔、招潮蟹等濕地景觀。
無心創造的商機,帶給觀音鄉無限的希望。趁著長長的暑假,何不讓觀音腳下的清泉與蓮花為您洗滌溽暑的悶熱,為孩子們安排一個難忘的蓮花之旅……
觀音小檔案:
觀音鄉位居桃園縣沿海中段,面積八七•七九平方公里,是桃園縣的第四大鄉,分為觀音、新坡、草漯三區,人口總計五萬三千多人。
交通:從大園交流道下往大園方向,走台十五號經觀音工業區,至中山路右轉直走可到觀音。或中壢交流道下往中壢方向,環北路左轉,第一個紅綠燈再左轉,直達觀音。
觀音鄉是目前北部最大的蓮花種植區,從六月開始,蓮花季長達三個月。觀光景點有:甘泉寺、白沙岬燈塔、大堀村莊氏古厝、草漯沙丘,和上大、大堀、林家古厝休閒農場、吳厝楊家莊、大同、水蓮之鄉、荷風、新屋和草漯等蓮園,各有特色,值得探訪。
觀音鄉更詳細資料可上網查詢,
網址:www.tyhg.gov.tw
p.091
位於桃園縣沿海中段的觀音鄉,原是台灣北部的大穀倉,卻因工業發展,耕地面積日益縮減,近年觀音鄉民力興改革,喚回美麗鄉土。
p.092
觀音是北台灣最大的傳統工業區,化工廠污染相當嚴重,鄉民抗爭不斷。
p.093
為了抗議縣政府在公有垃圾場之外又核准設立私人垃圾場,保障村民自前年三月起在通路口設路障,展開長期圍堵抗爭。
p.094
從工業重鎮到荷葉田田、蓮香處處,觀音鄉近年的蓮花季活動辦得熱鬧非凡。
p.095
甘泉寺中的石觀音是觀音鄉地名的由來,也是當地居民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