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在等待一個歷史學家
鮑曉鷗曾語出驚人地說:「基隆,是一座沒有歷史的城市。」再仔細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並不是說,基隆沒有歷史根底,反倒是因深諳此地文史來龍去脈,才感到惋惜:市面上罕有以基隆歷史為題的史普書籍,民眾對於基隆歷史的認識也不夠充分。
過去在蒐集史料時的磕磕碰碰,讓他深有感慨,他表示,西班牙的每個城市,都有官方或私人的歷史檔案館,可以找到所有相關的圖片收藏,「許多人以台灣為榮,台灣也有國家級的歷史博物館等,但對於自己成長的都市卻沒有以同等的眼光來看待。」在他眼中,基隆是一座絕不遜於台南的偉大城市,這座城市仍在等待當地人的「歷史自覺」。
他以西班牙的老城畢爾包(Bilbao)做為類比,因著古根漢美術館的進駐,讓這座日暮黃昏的老城市注入新血,畢爾包就此華麗轉身,成為了文藝復興的基地,一直稟信基隆潛力的他,也曾與基隆的文史工作者合作倡議,希望政府能將西岸倉庫保留下來,為這座城市建造一座歷史博物館。
同時他也撰寫了英、西雙語的巨著《Spaniards in Taiwan: 1582-1641》(西班牙人在台灣史料彙編)以及《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1626-1642》等書,同樣具有重要的教育意涵。
近年,他的學生胡雅涵,也以大航海時代的基隆和平島為題材,與插畫家黃子彥合作,創作繪本《佩德羅的項鍊》,故事描述了巴賽族、西班牙人等不同族群之間的互動,該書由他擔綱顧問,算是間接呼應了「為基隆撰寫一本書」的期盼。
「像這樣的地方,值得這樣的一本書。」鮑曉鷗眼中的基隆,仍在等待著一位歷史學家,能從古至今,將各方文獻疏絡、整理,成為一本深入淺出,有著紮實歷史考據知識,並可供大眾閱讀的專書,「就我的個人意見,以『港城』的角度來理解基隆是很不錯的,就像以『島國』來理解台灣一樣。」鮑曉鷗若有所思地說。
近來,他投入撰寫虛構性的歷史小說,他幽默地說:「有些人說,西班牙人不讀書,是因為他正在撰寫自己的書。」對於這本書,就如當年夢想著開挖聖薩爾瓦多城一般,不論結局如何,這一場「唐吉訶德式的冒險」,同樣讓他滿懷雄心盼望。
鮑曉鷗眼中的基隆充滿了歷史層次的魅力,他盼望更多在地人能認識這座城市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