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原鄉的硬頸堅持
美濃的文化符碼,隨著時代演進不斷遞變。從建於清代的東門樓、敬字亭等古蹟景點;到後來,客家粄條、美濃油紙傘等客庄形象;晚近則有文學家鍾理和、鍾鐵民、生祥樂隊等藝文代表。
可見得美濃小鎮,不僅文化魅力獨具,更有著蓬勃的生命力。有人說,是因著地理交通的封閉,茶頂山、月光山的屏障,以及荖濃溪的阻隔,讓這裡的文化留存得格外完整。然而,在這保守的客庄,居然也是台灣原鄉意識、環境保護運動、社區營造的先驅場域。
因此,與其說是環境封閉使然,不如說是客家精神在當代的延續與另一重實踐吧。從過往,不管外在生活如何捉襟見肘,人們勤懇拚搏、奮力求存,到現代,則轉化對故鄉的強烈認同,以及對理念不輕言放棄的硬頸堅持。
此行臨別之際,我們在伯公溝福德祠,當地人俗稱的「伯公廟」旁野宴。由邱國源作東,與會的,包括《今日美濃》創辦人黃森松、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長溫仲良等在地鄉親。
儘管輩份有別,但都是有意識從外地返鄉的他們,聚在一塊談起美濃事,喧騰熱鬧,各抒己見。石桌上的,並非樣板的餐館菜,而是委託家廚整治的當地經典菜餚,如美濃雜菜、蘿蔔纓蒸肉餅、瓠瓜粄等。
在氣氛熱絡的席間,才稍加理解了,正如同鍾理和發自肺腑的吶喊:「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正是這一份願意扎根故鄉的渴望,以及對於家鄉的認同,持續催動著不同世代的美濃人,寧願捨棄繁華的都會生活,返鄉腳踏實地耕耘。
如邱國源,長年踏訪民間的考據,讓他對美濃語言、音樂、政治、禮俗了解之深厚,被當地人尊稱為智庫的他,完成了《美濃客家語寶典》、《尋找阿嬤的味緒》等著作。也如黃森松,自1974年創辦《今日美濃》,至今仍堅守崗位,以驚人的毅力持續發刊;歷史系畢業的他,堅持寫史務必「真正走到田中下田」,他親自走訪千戶民家,完成鉅著《看見,美濃三百年》。
是這些人,讓美濃小鎮的底蘊持續累積,並保持歷久彌新的活力,如同客家老媽媽珍藏的老蘿蔔,經過時間的風霜,仍能散發出鮮活的甘韻。
位於美濃山麓的鍾理和紀念館,展示了鍾理和生前的文物、日記與手稿。
不同世代的美濃返鄉青年,左起:溫仲良、邱國源、黃森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