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針葉樹林的精靈:台灣穗花杉
二十世紀上半葉英國植物學家威爾森(Ernest H. Wilson)在一篇科學期刊中讚嘆:「福爾摩沙是實至名歸的『東方之珠』。」而這份榮耀,來自覆蓋在陡峭、崎嶇山脈上的樟科、殼斗科,以及針葉植物所賜。
其中,台灣特有種的台灣穗花杉,從發現到正式命名,始終讓許多針葉樹愛好者驚豔。該屬植物甫於國際發表時,被認為是19世紀末歐陸植物學家在東亞發現最特殊的裸子植物之一,在分類上更是長久未有結論。
原因之一,或許是因其披著紅色種皮外衣的核果狀果實,在果實多為毬果的松柏科植物中實為罕見。
自然棲地較為遠離人煙的台灣穗花杉,一至生殖週期便掛上的垂穗狀雄毬花,彷彿是針葉樹林中的精靈,更因此獲「穗花杉」一名;1952年,中研院院士李惠林於國際發表的研究中,確認台灣穗花杉為台灣特有種,是為冰河期後落地台灣的孑遺植物。
他們主要分布於台灣南部中央山脈海拔800至1,400公尺的原始林中,台灣穗花杉棲地的最南端──屏東里龍山,恰與排灣族部落相鄰,數百年來持續守護著這片土地與族人。
然,面對時代變遷,它也有力有未逮的時候,因此它在1988年被列入《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稱「文資法」)名單中。「台灣在全球暖化危機下,第一個會遭殃的樹種最可能就是它。」農業部林業試驗所育林組組長鍾振德指出,台灣穗花杉的有性生殖能力弱,外加氣候干擾和族群基因窄化等因素,導致其野外族群數量銳減。
2004年,他先利用其野外多以萌櫱更新的特性,透過枝條高壓與扦插等無性生殖方式,增加區外數量;接著再誘導苗木開花,以識別其性別,藉以打破台灣穗花杉雌花與雄花不生於同株植物的首要障礙,再用人工授粉,幫助結果,「從誘導開花到種子發芽,整個就花了四年時間。」鍾振德說,這只是前半段。
據研究結果,從授粉到種子成熟,總期程需約15個月,雖與大部分針葉樹類似,惟鮮紅果實散落後,為果實帶來繁殖能力的「胚」卻仍未成熟,只好使用層積處理(將種子埋於沙土中,並置於低溫環境中數月),幫助休眠中的胚發育、成熟,以作為後續苗木培育之用。
最終,鍾振德於2014年對外發表了台灣穗花杉的復育成果,指出現階段已成功了解其有性生殖衰退的問題,為野外族群的增長帶來了一線生機,也為台灣穗花杉保育行動寫下新篇章;其後,他更將苗木移植至台北植物園和宜蘭福山植物園等地,期望透過異地復育的方式,保存下台灣珍貴的自然遺產,也讓人們可以一睹這些針葉樹精靈的美妙身姿。
穗花杉屬植物因其呈穗狀的雄花而得其名。(鍾振德提供)
台灣穗花杉雌毬花頂端分泌出如露珠般的液體,是幫助捕捉花粉的授粉滴。(鍾振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