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IC?
「半導體是一種關鍵零組件,日常生活中主要是用在資訊業(電腦、掃瞄器等)、消費性電子工業(全彩動化電視機、微電腦家電產品等),以及通信業(大哥大、無線電話等)三大產業,也就是所謂的3C,」資策會資訊情報中心主任黃欽勇解釋。不過,矽晶圓的領域不斷擴展,機器廠房的自動化設備、國防、運輸等,也在急速成長中。
資訊業是目前半導體的主要應用領域,大約用掉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半導體。尤其台灣以資訊業見長,去年台灣消耗的半導體,高達八成是用在資訊業中。
如果以產品種類來分,半導體可以分為「積體電路」、「分離式元件」和「光電半導體」;其中又以「積體電路」為代表,獨佔去年全球一千四百多億美元半導體市場的百分之八十七,然而新興的光電半導體,潛力同樣不容忽視。
目前國內的光電半導體──主要是具有高解析度特質的液晶顯示器──還在起步階段,因此提到台灣蓬勃的半導體工業,嚴謹一點的人總會婉轉糾正,「與其說『台灣半導體工業』,不如說『台灣積體電路(IC)工業』!」
積體電路也罷、光電半導體也罷,既同屬半導體,製造原理其實大同小異。而「半導體精靈」附身在一粒粒呈方格狀的晶片(Chip)中,一粒粒晶片再整齊排列在直徑四、五、六、或八吋不等的晶圓(Wafer)上。參觀打造八吋晶圓的次微米工廠,則是一趟奇幻旅程。
進入次微米工廠是件大事,單看洋洋灑灑的「注意事項」,就令人不由得神經緊繃:先是女性訪客不要化妝,五彩粉塵飛落會大大斲傷電路的流通度;還有參觀前請先上好廁所,否則只好像裡面的員工「排班出來解決」。
進入潔淨室前,要用「比蒸餾水還純淨」的水洗三次手,再從真空包中取出連身無塵衣、套上只露出兩眼的無塵帽,穿上高過小腿肚的靴狀防塵鞋,密密實實地把自己包裹起來;口鼻呼出的熱氣,在緊扣著鼻樑的兩層口罩加溫下,馬上使眼鏡蒙上一層霧氣。連筆記用的紙,都是難得一見的長纖紙,為的是避免紙張纖維掉落。
極小空間,魔力無限
進入潔淨室內,一座座大型機組排排放置:「離子濺鍍機」先將矽晶圓片的表面鍍上一層金屬薄膜、「黃光室」則是利用曝光原理,將光罩上的圖案曝在金屬薄膜上;接著進入蝕刻過程,將多餘的金屬面侵蝕、洗淨、固定刻痕,留下呈一格格連鎖方格狀的電路圖形。
定義圖形、曝光、蝕刻、固相,週而復始,每一道手續都要重複二十多次,每次在晶片上刻下不同的電路圖,經過五十多天的精雕細琢,一片攜帶著數百粒記憶體晶片、閃動著神秘折射光的八吋晶圓,才算大功告成。
其後又是一連串測試、切割與封裝的過程,最後一粒粒晶片被包裹在一個個四方黑硬殼裡,殼旁還伸展著許多與其他線路連接的「腳」,成了我們一打開電腦就可以看到的,在主機板上的一顆顆「積體電路」。
儘管絕大部分的製程都在厚實密閉的機器中進行、在電腦上操做監控,晶片不會暴露在空氣中,不過潔淨室的防塵措施仍是不能鬆懈。
從腳底往下看,高達一層樓的高架地板下,風管密布,用漏斗迴風原理,吸進潔淨室空間中的任何微粒;訪客在這裡不敢隨意走動(會揚起灰塵)、不敢擠在一處(粉塵密度會上升),甚至不敢咳嗽,就怕電影《桃色機密》裡,男主角因「空氣潔淨度下降」而險遭高科技公司炒魷魚的一幕在此翻演。
奇怪的是,「比外面空氣乾淨一千倍」、連濾過性病毒都難以存活的潔淨室空氣,並不令人心曠神怡,反倒待不了多久就隱隱泛起氣悶頭暈之感,這才佩服每天在這裡一待就是十二小時的線上作業員們。
「黏」與「不黏」的奧祕
在這國內第一座次微米工廠裡,生產的是積體電路產品中,應用量最大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潔淨,是它的生命所繫。為什麼?
帶著訪客參觀的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製造部組長胡呈祥解釋,所謂「次微米」,就是形容0.5微米(一微米為百萬分之一公尺)以下的寬度。若以人類髮絲直徑七微米為標準,「次微米」遠遠小於一根髮絲的怳壑坐@。
這樣肉眼不能見、甚至無從擬想的寬度,就是晶片電路圖上兩條金屬線路間的最小距離(線距);「要黏,又不能太黏,」胡呈祥點出次微米製程的難處。
「要黏」,指的是線距極端貼近,因此可以在小小一片長寬高各約二公釐、一公釐、0.5公釐、光滑如鏡的晶片上,疊床架屋地,反覆堆疊出二抴X層立體空間,每一層還密密麻麻刻蝕著數百條線路。
這樣製成的一片16Mb DRAM(怳誚妐U位元的記憶晶片)威力驚人;以一個中文字佔用二個位元來算,可記錄幾百萬字,相當於一本大英百科全書。體積越來越小、密度越來越高的記憶體,正是讓電腦更輕薄短小、記憶容量更大的祕訣。
另一方面,線距極端細微,最怕的就是沾黏,一沾黏就有「短路」的可能。除了製程本身的疏失外,任何外來粉塵掉落,也都會導致線路沾黏,這顆價值約八美元的16Mb DRAM就無異宣告死亡。一片八吋晶圓,上面可以負載數百粒晶片,「良率」高低關乎獲利,也關乎榮譽,有時會是一個廠的最高機密。
精密的潔淨控制與品管過程,是「次微米工廠」身價昂貴的原因。簡單一點的電動玩具、音樂卡IC沒有那麼多線路,不用如此費心,只需要在一微米上下就可以做了。
不過,科技人挑戰極限的野心永無止盡。在目前0.18「深次微米」的技術尚未成熟、還不能進入大量生產階段之際,已有人預言,到了西元二千年,將會有以0.1微米為最小線距,製造抳鶡鴗(1G)記憶體的工廠出現。
到那時,「鉅觀的世界將建築在最微小的分子上」,人類的夢想,又將往前大幅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