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 9月
/
新竹州圖書館
落成於1925年的新竹州圖書館,由日籍建築師宇敷赳夫設計,入口處有加寬的門柱、磚形條紋的柱面與水泥塑形的裝飾紋章。作為新竹市定古蹟的建築,目前不再館藏圖書而改作商用,遊客仍可在此欣賞近百年......
創造獨特的在地文化
隨著時代的演進,台灣「竹」的應用已從生活器具朝向工藝領域發展,而今(2024)年適逢台灣主辦「世界竹博覽會」(涵蓋新竹、南投、雲林、嘉義、花蓮五大展區),《台灣光華》以此話題延伸,報導「竹......
台灣竹的「文藝復興」
竹、筍文化與生活態度
竹子纖細柔美,常年生機盎然,台灣知名畫家藍蔭鼎的水彩畫作〈千竿繞屋〉,畫出竹圍村戶的田園生活內涵。 台灣竹林資源豐富,竹在傳統農業社會中與人相依相隨,隨著科技進步,竹的應用從素樸進化到現代......
百變竹藝
蛻變自傳統的當代設計語彙
物質富裕的商業社會,總有數不盡的琳琅產品等待消費,然而,回首農業時代的日常器物,卻仍散發出樸拙卻雋永的美感。雖然這些產品未必合乎現代人使用,所累積的文化內蘊、美感與知識技藝,卻能成為創作者......
世界竹地標
草嶺石壁的 竹林療癒力
自古文人雅士鍾情於竹,騷人墨客詠竹、畫竹,唐代劉嚴夫《植竹記》云:「君子比德於竹焉」,宋朝大文豪蘇軾有云:「無竹令人俗」、「居不可無竹」;竹因此被賦予高雅、有節的品格。 在海拔1,600公......
竹家.築鄉
台灣原住民的竹與竹構
論及「用竹」,台灣原住民在食衣住行方面,皆展現出與「竹」密不可分的關係。特別是在建築中,不僅有原住民累積數百年的生活智慧,更蘊含著民族的精神與文化。......
《有靈.原民植物智慧》
就臺灣原民族群與植物區系來看,北部植物區系有泰雅、賽夏、賽德克,中部有邵及布農,南部有鄒、魯凱與排灣,東部淺山低地有太魯閣、排灣、卑南,近水的溪流和海岸有阿美、撒奇萊雅、噶瑪蘭,加上離島的......
《台灣光華》攝影徵件
台灣山徑之美—漫步在林間
台灣山徑之美—漫步在林間......
.......
Bravo!好一場文化奧運!
島嶼文化,世界注目
「熱」,是今夏的關鍵字。太陽熱情如火地擁抱著地球,全球四海一家的氣氛也很高昂,疫情後的第一場奧林匹克運動賽事,吸引了全球炙熱的目光。......
寫下跨越歲月的台沙友誼新篇章
沙烏地阿拉伯商務辦事處代表艾德爾
1983年,《台灣光華》團隊前進沙烏地阿拉伯,記錄下台灣農、漁、工、醫等各領域技術團隊在當地戮力的點滴,也見證台灣如何在風沙中與沙烏地阿拉伯合作,奠下真摯情誼。直至今日,台沙友誼透過沙烏地......
「普」世紀科儀・「度」族群恩仇
鷄籠中元祭170年
「三、二、一!開門!」農曆七月一日這天,基隆張廖簡宗親會主任委員開啟「老大公廟」的「龕門」(俗稱「鬼門」),迎接老大公們(是為民間常稱之「好兄弟」)來到陽間,接受常民供養,也為為期一個月的......
東港迎王平安祭
消災解厄.風調雨順
古時皇帝會特任欽差大臣,代替天子下鄉巡視,查弊救災;台灣受歡迎的王爺信仰也有相同的考察制度。尤其是屏東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是東港東隆宮崇敬的神祇溫王爺,每三年邀請天庭結拜的五位王爺,代替玉皇......
「船」說信仰・順風相送
台灣迎王祭典.燒王船
東港送王祭典的重頭戲「燒王船」,「王船」是王爺巡狩地方的交通工具,也是解除瘟疫的法器;在現代,更是重要的文化遺產。......
台灣新創服務東南亞
移工金流.東聯互動
隨著台灣政府推動普惠金融,金融科技業者東聯互動設計的數位智能平台,移工只要下載app,即可以較銀行優惠的手續費、匯率,將錢匯回家鄉,讓他們在台灣工作更安心。......
台灣新創服務泰國
用科技服務小農.智食良果
結合感應科技、物聯網的智慧農業,不再是有財力的大型農場才能享有的利器。台灣新創公司智食良果開發的「智慧控制電箱」,讓農民用LINE就可以遠端操控澆水、施肥,價錢又是傳統大型電箱的十分之一,......
攝影徵件開跑!
騎行台灣—解讀單車王國
《光華》邀請您透過鏡頭捕捉台灣之美,一起發掘這塊土地的美好。入選作品將被收錄於今(2024)年《光華》11月號影像對話單元中,為台灣留下彌足珍貴的影像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