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台灣藺編
縱使世界各地都有以草類植物編織的技藝,例如竹、稻、燈心草等,但台灣的藺草編織,卻是獨一無二。使用的是原生於大安溪以北、苑裡溪以南一帶的三角藺(學名Schoenoplectus triqueter (L.) Palla),在苑裡當地俗稱為「蓆草」(台語)。因當地有火炎山與沖積扇平原,位處本島南北氣候的交界,獨特的風土造就了苑裡藺草的獨特。日治時期的植物學家島田彌市就調查發現,此地藺草質地堅韌、吸濕性極佳、香味濃郁,並曾試著移到中國的福建、廣東種植,雖然仍可生長,卻種不出苑裡藺草的特性。苑裡藺草的特質讓它耐得住各種析草、搥草、搓草等編織的前置作業,也給了工藝師更豐富的發揮空間。
堅韌、耐曬、透氣,藺草獨特的香氣,以及日曬後呈現各種深淺、或黃或綠的色澤,加上藝師精湛的手藝,使得台灣的藺編製品大受歡迎,日治時期還曾是台灣第三大出口農產品,當時的總督府還成立「台灣帽子興業株式會社」來管理藺編草帽的外銷。
黃增楨表示,在1936年的全盛時期,苑裡鎮全鎮約兩萬多人口,有高達一萬多人會藺草編織。「其中經常編織的人口有兩、三千人,以現代工廠的規模來看算是不小了。」然而,1970年代台灣積極發展工業,加工廠興起,編工轉往工廠求職,再加上塑膠製品興起降低草製品的需求,大大衝擊藺編產業,小鎮上的帽蓆行一間間收起。
縱使藺編的榮景不再,卻仍有振發、謙昌、見成、美田、錦泰等老字號帽蓆行始終守著本業,堅持讓藝師有展演的舞台,也讓苑裡的編織文化得以留了下來。見證產業的興衰,在苑裡土生土長的美田帽蓆行現任經營者羅麗芬,回憶那段藺編蕭條的日子,市場瞬間萎縮,藝師大量減少,即使仍有外銷訂單,也不敢接。而自小就跟著長輩學習藺編和整燙的她,從公公手上接過美田後,除了原本帽蓆行的批發零售,也轉型帽胚加工。羅麗芬表示,自己小時候會種藺草、曬藺草,對於藺草製品背後的辛苦再熟悉不過了,懷抱著對藝師的尊重,即使只有一頂帽子,她也樂意接下整燙加工的服務,協助產品的完成。
2002年,苑裡農會有意成立藺草文化館,展示藺編的歷史與產品,便找上羅麗芬協助。她幫忙找藺草、找藝師,草販起家的美田,本就熟悉苑裡各處藝師的分布,羅麗芬到處鼓勵長輩重出江湖。她笑了笑說:大家對藺編的情感很濃厚,只要有機會都很願意做,工具一拿到手,藺編的記憶就跟著回來了。
磨到看不見指紋的厚實雙手,是藝師日日編織留下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