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世界的需求
想進一步了解台灣自行車產業如何發展成為世界高階自行車的產業聚落?我們拜訪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謝斐宇,產業轉型是她專注的主題,自行車產業則是她研究的其一案例。
2002年左右,當時她還是博士班學生,中國改革開放已多年,全球產業競逐低廉勞力而居,台灣社會瀰漫工廠外移,產業空洞化的喧囂;許多人認為自行車已是夕陽產業,但她訪問業者,卻得到:「現在是台灣自行車產業的黃金時期。許多外國人到中國想開發產品,都沒辦法,最終還是得回到台灣來。」讓她好奇台灣的自行車業者,是如何應變全球的競爭?
回首歷史,台灣生產的自行車在1970年代曾有過製作規格不一,品質參差不齊,被退貨拒修的日子。靠著公部門如金屬中心、自行車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等公法人,協助廠商改善製程、產品標準化及品質檢驗,謝斐宇點出:「檢驗跟標準化的過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它建立了技術的能量,成就了台灣蓬勃發展的零件產業。」另外,業者自己也爭氣,研讀巨大集團的發展史,可看到創辦人劉金標到日本取經,帶著日本工業標準(JIS)及游標卡尺逐家遊說零件廠商依照標準來生產,帶動零件廠商一起成長學習。
另一個轉捩點是登山車,以前的自行車是標準鑽石型結構,車子製造也是標準化的大量生產。但是登山車的出現,引發了一連串的革命。謝斐宇解釋,傳統自行車車架連結是利用車管跟車管之間的接頭(lug),用銅銲(brazing)加工把車管連起來;只要車架角度改動,接頭的模具就要重做,這也是自行車過往都是標準化、大量生產的原因。
1980年代,美國掀起登山車風潮,要騎乘在樹枝盤踞的越野林道等地,需要更強固的車架,美國的廠商開始嘗試氬焊(TIG welding),氬焊的好處是不需要接頭來連接管材,成本、工時都簡便,可以進行小成本的實驗試做。只是當時歐洲和日本這些自行車的主要生產地業者跟進意願不高,而台灣因為出口BMX,培育了一批電焊的技術人員,業者看到商機,自主學習氬焊,接到美國的訂單,快速地回應了市場的需求,「登山車的興起,是台灣抓住了機會,成為全球自行車王國,奠定了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謝斐宇說起技術發展的脈絡。
謝斐宇指出,台灣的自行車產業是由眾多的隱形冠軍,撐起了無數的創新,說的是一群人、一串生產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