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鄭問
鄭問的足跡走過台灣、日本、香港、北京,作品被翻譯成英、泰、德、韓,義大利、法文等語版也在洽談中。
1990年,鄭問受邀在《モ-ニング》連載作品,與他同期的作品還有川口開治的《沉默的艦隊》和弘兼憲史的《科長島耕作》。他是首位成功打入日本主流漫畫市場的外國漫畫家,1991年,鄭問以《東周英雄傳》獲「日本漫畫協會優秀賞」,更是首位受此榮譽的外國人;日本獲得同級獎項的作品如尾田榮一郎的《海賊王》、浦澤直樹的《20世紀少年》等等,其地位可見一斑。
在香港,鄭問亦擁有極高的知名度。鄭問曾與黃玉郎合作《漫畫大霹靂》;馬榮成邀請鄭問畫《風雲外傳:天下無雙》,鄭問昔日的漫畫編輯黃健和透露這合作案還有段趣聞,他曾請教馬如何與鄭溝通討論,結果居然兩人沒碰上一面,作品就完成了。就像大俠過招,劍不必出鞘,在意念間就定了結局。創作《刀劍笑》的馮志明曾以短篇畫出他期待到台灣與鄭問見面的過程,黃健和曾詢問馮:「鄭問的作品對你而言有何特別?」「在他之前,我不知道漫畫可以這樣畫。」馮志明如此回覆。
不只在漫畫界有鄭問的傳說,在遊戲界也留有他的傳奇。2001年,由鄭問擔任美術總監同時冠名的《鄭問之三國志》PS2遊戲發表,裡面超過兩百位三國人物的肖像皆由他親自操刀;或有西方肖像的寫實筆法,或有東方抽象的寫意形式,有毛筆揮灑的粗獷,亦有工筆雕刻的細琢。看鄭問的人物設定很過癮,從人物的神情、神態一眼就能知道角色的個性設定,人物的豪邁、深沈、威嚴、勇武躍然紙上。2003年,鄭問轉往中國大陸發展,擔任《鐵血三國志》的美術總監,當時的工作室也被稱為培養遊戲人才的基地,今日中國的遊戲美術主管幾乎都從那兒出來。
今年6月,鄭問要進故宮了,是世界漫畫家的第一人。
鄭問過世後,鍾孟舜籌辦老師的後事,他首個願望是鄭問能進故宮辦展。「鄭問的畫是超越人類極限的,這也是他被許多人推崇的原因。」在各界的協助下,「千年一問──鄭問故宮大展」搭上熱門的6月檔期,將展出250幅原畫,鍾孟舜有些著急的想告訴大家,「鄭問何以為鄭問」?
鍾孟舜取消隔離觀眾與原畫的紅絨柱,讓民眾近距離親睹鄭問的原畫,看鄭問持放大鏡畫出如指甲般大小的人物,以各種稀奇古怪工具創作出的彩圖,還有鄭問藏在畫裡的「彩蛋」(如百兵衛從形似F1駕駛座的垃圾堆出場、要離的成名之路,將上吊的繩子結成一個「名」),看人類繪畫創作能達到何種極限與境地。
當前五、六年級的青壯世代,他們的青春歲月都曾有個鄭問,有個拿棍子、掃帚當劍的武俠夢。當年,在出租店中,或在課堂上偷偷看著鄭問漫畫的孩童長大,成了社會的中堅。
小說家吳明益寫下:「身為一個讀者,我深感有幸能與他在同一個時空相遇。」陳克華和阮光民也字字句句寫下對鄭問的思念,五月天的阿信為鄭問展量身創作,霹靂的人偶也會到場向鄭問致敬,知名設計大師馮宇義不容辭地扛下海報的設計,牽猴子整合行銷的王師、王婉柔出力拍攝鄭問的紀錄片,諸多文化人都貢獻專才。「這不只是鄭問的展而已,是鄭問×霹靂×阿信×故宮,是台灣最重要的文化大集合。」鍾孟舜說。這也是難得的機會,讓各界正視在地的文化力、展現台灣的文化自信。
鄭問生前是個寡言不愛交際的創作者,他曾說:「我想說的,都畫在漫畫裡了。」而鍾孟舜想說的,也都在展覽裡了。世界第一位進入故宮的漫畫家,其生命軌跡,不容錯過。
鄭問好用新技法,砂、塑膠袋都可以拿來創作。(鄭問工作室提供)
鄭問最早將青銅器紋飾 鑲在戰將的盔甲上, 影響此後的電玩風格。 (鄭問工作室提供)
鄭問畫中有許多彩蛋,不時有畫外之趣, 如百兵衛從形似F1駕駛座的垃圾堆出場。 (大辣出版提供)
大辣出版社總編輯黃健和當年曾任鄭問的漫畫編輯,也是鄭問國際版權的重要推手。
鄭問跨足電玩遊戲設計領域,他設計著重人物的神態,並透過造型傳達個性。
鄭問創作首重構圖, 他能不靠素描,在腦中完成3D建模,圖為《鄭問之三國志》之〈長坂坡〉。(鄭問工作室提供)
周星馳的電影《功夫》裡,以手掌在交通燈上打出數個掌形的一幕,借鏡自《阿鼻劍》,也是向鄭問致敬。(大辣出版提供)
鄭問是世界第一位進入故宮的漫畫家。(鄭問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