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艾爾摩沙」時代
由於發展年代甚早,「綜觀中西文獻,和平島都可以說是北台灣歷史的起點。」文史作家曹銘宗認為。尤其不可忽視的,是西班牙人佔領的1626~1642年間。
這短短的16年,西班牙人為制衡荷蘭人在遠東的勢力發展,以和平島為據點,佔領北台灣。除了原本就居住在此的平埔族馬賽人(Basai),以及因地利就近之便,來此落腳的中國人等,西班牙人的到來,意味著島上首次出現統治政權,作為基隆表徵的和平島,正式登上國際歷史的大舞台。
繼西班牙人後,荷蘭人、菲律賓人、法國人、日本人、琉球人、韓國人……紛沓而至,難以想像如今安靜的小島,曾有過送往迎來的熱絡與繁華。
這段早期的歷史一度被遺忘,直到來自西班牙的歷史學家鮑曉鷗,開啟了台灣的西班牙史研究。長年在台灣大學外文系任教,已入籍台灣的他,三十年前從文獻上知悉西班牙人曾短暫治理台灣,初次來台,他興沖沖地前往北台灣旅行,試圖尋找歷史景點,「卻什麼也沒看到。」鮑曉鷗說。
原來,不比荷蘭人與日本人在台的時間較長,又因年代久遠,文獻、史料所留不多,這一段歷史煙消雲散。而後,鮑曉鷗積極促成許多以基隆地區為主的重大研究,包括和平島的考古計畫,為這段過往才重現了蛛絲馬跡。
猶如承接了鮑曉鷗的腳步,前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翁佳音,專精17世紀的台灣史的他,也諳曉閩南語、日文、西班牙文、古荷蘭文等多種語言,他嘗試從語音學、名源學著手,推論西班牙人在台灣所留下的存在證明。
如地名「三貂角」,據翁佳音的推測,來由應源於西人航行過台灣東部岬角,並為其命名為「Santiago」。另一「野柳」,應源於西班牙文的「Punta Diablos」,意思為「惡魔的岬角」,暗示了當地的暗礁處處,以及船員必須面對原住民襲擊等高度風險。
更恰好的是,翁佳音與曹銘宗是長期合作夥伴,兩人多次合作完成史普著作。基隆人的曹銘宗,正住在和平島徒步可達的距離,因緣際會下,讓他一頭栽入和平島的田野考察。
秉持對地方歷史的熱忱與想像,曹銘宗整合過往所累積的掌故知識與歷史證據,再添上人文想像,以編年史的形式,完成了以1626~1642年的和平島為背景的歷史小說《艾爾摩沙的瑪利亞》。
何謂艾爾摩沙?「葡萄牙人與荷蘭人稱台灣為福爾摩沙(Formosa),但西班牙人稱Hermosa(艾爾摩沙)。」曹銘宗說。了解和平島的前世今生,必然不可錯過這段風起雲湧的「艾爾摩沙」時代。
諸聖教堂的考古發現,為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16年留下重要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