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百味,刻劃移民足跡
如同沙嗲一樣,一種醬料,隨著人的移動、各地的物產、族群的飲食偏好,也會發展出不同的面貌,沙茶亦然。不少業者表示,沙茶發展出潮汕、福建兩大系統;潮汕版本的沙茶海味較重,如強調加入「赤尾青蝦」的牛頭牌;福建版本的花生味較重,如近年崛起、配方來自台北老店「清香沙茶火鍋」的沙茶罐頭品牌「清香號」。
陳愛玲嘗試從「第三方」角度分析台灣沙茶的整體特色。她認為,台灣人吃沙茶,習慣另外添加醬油、白醋等調味料,因此鹹度較低;另外,台灣沙茶的五香味較明顯,並喜愛添加胡荽子、椰子粉等香料。
陳愛玲說,沙茶的材料可區分為四大類:其一,是「濕香料」,如辣椒泥、薑黃泥、南薑泥、香茅泥;其二,是「乾香料」,如五香粉、草果粉、茴香籽;其三,是提供鮮味的「乾貨」,如蝦米、扁魚;其四,是「堅果」,如花生醬、芝麻醬。最後,還必須以鹽巴、糖、醬油來調味統整。一帖動輒使用30~50種材料的複合式配方,有太多可以因當地物產、個人口味喜好微調、增減的空間。
雖然沒有公認的標準配方,市面上數一數二昂貴的沙茶罐頭品牌「清香號」,負責人吳龍陞倒是從食品加工的角度提出一套標準。他認為,好的沙茶醬,食材必須從原型食物製作,不能討巧使用現成的再製品;味道上,除了鹹味,「還要能嚐到花生的甜、扁魚的清香,以及辣椒的辛。」食材的層次分明,同時又能相互勾結、渾融一體。
沙茶的百家百味,隨著時間仍在持續進化。好比牛頭牌的沙茶配方,為了控管食安風險,大膽刪去花生成分;也因應廣大的素食客群,推出素食版本的沙茶。又如陳愛玲的私房沙茶,竭力復刻老家的味道,同時又追求食材上的在地,因此即便是南洋常見的原物料,她往往優先選用台灣本產食材,去(2022)年的配方,她還以其豐富的香料學涵養,神來一筆地添入台灣特有的月桃籽,「月桃籽風味清涼,緩解沉重感的同時,又具有解膩的效果。」陳愛玲說。
一種醬料,就有著如此豐富的表情層次,確實是飲食項目裡罕見的,傳遞出人對於故土的情深、遷徙移動的痕跡,以及對新居地融入的努力嘗試。沙茶到底是什麼?從名稱、或從成分,都難用三言兩語說明,但這樣的迂迴曲折,不也正是沙茶的獨特之處!
台灣人愛吃火鍋,踏入沙茶火鍋店,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草根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