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酒,可以是國酒
典範,代表了最高標準。以高粱酒產品為主力的賀木堂,彌補了公家單位未能完整實踐的職人夢。品牌形象,端莊大器,卻又不失活力。口味以高粱酒搭配台灣農產品為主,用以展現台灣豐富的物產與職人創意。原料的取得,不再受採購法之限,可以盡情選用上等材料,也更易於溯源品管。最關鍵的製程,從製麴、發酵、蒸餾的溫度、壓力與流速,乃至對員工的訓練與要求,各方面細節都竭盡可能地顧得圓全。
不同於更普遍的液態發酵,賀木堂的高粱,採中式白酒的傳統製程,以麴餅進行固態發酵,再逐一剔除掉不好的成分,豐富的微生物組成帶來豐富的香氣,滋味醇厚、層次紛繁,但又沒有高粱常見,因甲醇、酯類而發出的酒臭味。這一橫空出世的作品,實則上是「復刻」,「五、六○年代司令官所喝的高粱,就是這個味道。」鄭世津相當自豪地說。而賀木堂的酒,均以此為基底,發展出34種口味,其中又以代表茶酒的「最陸羽」系列最受歡迎,包含高山茶酒、烏龍茶酒、阿薩姆茶酒等。
說來,讓茶遇見酒,不是今人的創舉,「茶酒採茗釀之,自然發酵蒸餾,其漿無色,茶香自溢。」蘇軾在千年前,即有此異想天開。但茶與酒相遇的形式,隨著時代的演進,終能臻至成熟,有調酒師在吧台,運用最基本的浸漬(infuse),將適量茶葉浸泡在基酒,即成最簡易版的茶酒,但由於茶湯仍將持續氧化,必須即席飲用,不利長久保存。也有如王偉勳利用電磁攪拌器,以肖似煮塞風咖啡的方式,將茶葉萃取後過濾,成為高濃度「茶漿」,再加入其他風味,進而與酒結合。
至於成品看上去如水一般剔透澄淨的賀木堂,技術含量最高。製酒過程中的各變數經過整理與調整,利用科學儀器的輔助,將茶葉與高粱酒共同蒸餾,成為透明的茶酒,是茶還是酒,難辨彼我,撲鼻酒香中,茶香縷縷不絕,同時能確保百年不壞。
「茶酒,是最可以代表台灣的酒類。」蔡木霖認為。承繼了華人釀酒綿遠的文化內涵,與台灣的獨特物產。酒的寬容,茶的獨特,讓不同輩份、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從中取道,有志一同,各自打造出心目中,足以代表台灣的一滴入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