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液妙用無窮
酢液是什麼?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分院生質材料技術部經理黃盈賓長年投入酢液的相關研究。他將路邊野地採集到的小花蔓澤蘭,丟入一只簡易炭化爐中,隨著有機物質升溫熱裂解,煙霧裊裊而昇,他解釋,這就是酢液形成的基本程序。
「酢液」又稱「醋液」,有機物燃燒後,炭化過程中因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煙霧,將煙霧收集而後冷凝,靜置約半年,液體會依重量分層,上層的是浮油、下層的是焦油,中層的便是酢液。
稱作「酢」液,顧名思義,當中含有醋酸,聞起近似烏梅、羅漢果的氣味,由於含有酚類、醇類等豐富的有機化學物質,具抗菌消臭的功效。日本人最先開始注意到酢液的妙用,加入清潔用品中,可降解阿摩尼亞等刺鼻氣味,灑在農地中,也可活化土壤、增強地力。
炭化爐中的火源熄滅後,空氣中殘留著淡淡的酸香,「如金華火腿一類的加工肉品,其實就是用酢液燻製出來的。」黃盈賓說,這項乍聽陌生的產物,原來早已存在台灣人的日常。
而歸功於讚炭工房負責人劉得劭的堅持,工房萃取的小花蔓澤蘭酢液品質優異。陶瓷工藝科班出身的劉得劭,在鄉間自力造窯,小型的方型磚窯容採電力或瓦斯來加熱,並以測溫棒輔助,可以精準掌控燃燒的溫度曲線。
但溫度和酢液又有什麼關係?原來,溫度過高,酢液中懸浮的焦油含量愈高,農用無妨,但卻無法供人體使用。日本人萃取酢液以500℃為上限,龜毛的劉得劭,到300℃後便捨棄不取。如此追求品質,製程掐頭去尾,一公斤的酢液,就得用上24公斤新鮮的小花蔓澤蘭。
為了更進一步確保品質與安全,花蓮分署將小花蔓澤蘭酢液進一步送台美、SGS檢驗,確認無重金屬殘留,再進一步媒合以木酢為原料的清潔用品品牌「木酢達人」。
以循環經濟為宗旨的木酢達人,強調運用龍眼木修枝後產生的廢木材作為萃取木酢液的主要原料,「這些剩餘的木料與移除所取得的小花蔓澤蘭,都是很好的回收料源。」木酢達人生產部經理洪瑋麟認為。
森林循環理念上的一拍即合,讓木酢達人欣然同意合作,並將初製的小花蔓澤蘭酢液再次精餾,才添加到洗髮精、護手霜、防蚊液等七款產品中。首波推出5,000瓶,不少消費者予以支持,很快地就銷售一空。
小花蔓澤蘭常見於野地,荒廢的農地、果園與檳榔園,對民眾、農友皆造成莫大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