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野樂團:國台客Mix的老派搖滾
混融固然是當代流行音樂的強項,但此一特質並非現今才出現。過去,台灣流行音樂便一直受文化親緣性高的美國或日本影響,也好比日本的流行音樂常有歐美的影子,「流行音樂的本質就是雜揉,就是拼貼。」陳冠亨一言以蔽之。
這一回,我們也特地前往高雄拜訪成軍近20年的獨立樂團「唐野樂團」,便可從旁佐證。
唐野樂團主要以高雄為活動根據地,雖然三位樂團前輩訪談中戲稱高雄是文化沙漠,但從他們回憶,卻讓我們發現了庶民文化精彩的一面。時光倒流到1995~1999年,這是許多音樂前輩公認的大好盛世,台灣經濟起飛,網路尚未發達,人們的娛樂有限,Pub、Piano Bar、咖啡廳猶如雨後春筍,伴隨著Live演出機會大增。唐野的三位團員,就像許多喜愛音樂的台灣音樂人,機動性地四處組團,甚至與來此掙錢的菲律賓籍與新加坡籍樂手合作。那是獨立樂團還被稱作地下樂團的年代,他們從室內到露天,從白天到深夜四處巡演,見證了當年的高雄是南台灣流行音樂的搖籃。
在2004年宣告成軍的唐野樂團,前身為「水能量樂團」,成員包括吉他手葉開揚(葉開、金歐噴)、鼓手唐銘良與貝斯手陳毓麒,三位大叔一路從壯年唱到花甲,身材合宜、一身勁裝的他們,流露出不滅的搖滾魂。
一半外省、一半閩南血統的葉開揚,是海軍退伍弟兄,因為喜愛音樂,曾經將樂器帶上潛艦,退伍以後開設了高雄首家結合表演場地的樂器行「ATT秘密基地」,是當年音樂人造訪南部時必定朝聖的據點。至於來自新竹客家聚落,曾入圍第18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的唐銘良,以及有著閩南背景的陳毓麒,都是曾與康康共同組團演出的一流樂手。有著迥異的「國、台、客」背景的三人,在音樂場子上遇到,一拍即合,決定成團,團名取「唐」象徵著華語歌手的背景,「野」則暗示著三人狂放不羈的搖滾精神。
在老字號的樂團中,如唐野一般同樣有著明晰的多元族群背景,最知名的當屬由福佬人陳昇、客家人黃連煜與排灣族原住民阿Van組成的「新寶島康樂隊」。唐銘良便表示,新寶島康樂隊靈活地運用台語、客語等不同語言來演唱,也啟發了他們,讓向來擅長從日常中尋找創作靈感的他們,進一步將華語結合母語在歌詞中。
至於選用何種語言,則視曲子的題材而訂。有描寫庶民生活、赤子之心的〈盪鞦韆〉,運用閩南語演唱;從客家山歌改編的〈細阿妹〉,與呼應著客家人硬頸精神的〈我不服輸〉,自然選用客語;也有如時下常見在華語歌曲中穿插幾句英文,唐野也嘗試在歌曲中點綴若干母語,語言對唐野樂團而言,是基底也是佐料,為曲子創造出多樣的變化。
成軍超過20年的唐野樂團,以華、台、客創作搖滾樂。(場地提供:真善美樂器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