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藝人到動畫師
黃勻弦緊實的右手虎口肌肉,是經年實務歷練的證明。她即席示範捏麵人的基本工藝,先取一小團樹脂土,反覆將土從手中推出去再收回來,直到排除裡頭藏的雜質與空氣,成為光滑的圓,「這個叫做『菊花練』。」黃勻弦說。
接著她流利地搓出圓筒,掐出腰身,取剪刀剪出魚尾,再用一把牛角籤,用其中的鈍面雕出魚鰓,以尖端勾出眼睛及嘴巴;最後用一支銅管的斜尖面壓出鱗片造型,不消片刻就成了一尾維妙維肖的金魚。
捏麵人就像吹糖與造型饅頭,本是一項暫時留存在特定時空中的民俗工藝,並非為了永久保存。農業社會,小孩沒有太多現成玩具,捏麵人師傅以麵粉加水與沙拉油,揉捏出各種造型,用以取悅小孩。玩罷以後,最後還能丟到爐灶中烤熟,拍去落灰,就是好吃又好玩的零嘴,「這是我爸爸小時候的記憶。」黃勻弦說。
社會經濟起飛,科技進步,耐久不易腐敗的樹脂土發明,捏麵人的觀賞價值才提高。黃勻弦回憶過往舉家擺攤歲月,只需攜帶少少幾種的土,利用配色的原理,加上一把複合了各種功能的牛角籤、剪刀、銅管、竹筷與木架,行囊簡便,「工具通通裝到一個蛋捲盒裡,就可以出門作生意。」黃勻弦說。
擺攤現場,客人指名款式,師傅臨場製作,為了搶快,捏麵人工藝只要簡單幾個步驟,就能將角色神態刻畫得維妙維肖,厲害的師傅,手法石火電光,神乎其技。
「捏麵人追求的是客製化、個別化,而非工業化生產的量產化、精準化。」黃勻弦說。這樣的特質,與擅表現媒材質感的停格動畫一拍即合。觀察黃勻弦製的人偶,皮膚上淡淡的指紋,用剪刀切出的手指、牛角籤拉出的浮誇嘴型,正隱藏著她獨一無二的簽名。
由余聿所導演,入圍2022年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的《島影》。以羊毛氈為主要媒材,風格夢幻旖旎。(踩影子停格動畫工作室提供)
為了「說自己的故事」,余聿離開國際團隊回到台灣。(林旻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