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的寄寓
專研台灣各地民俗祭儀、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說明:「燈籠最初的功能單純就是照明用,後來在文化層面加入了祈福的功能。」像遶境進香的隊伍,前導處一定有「頭燈」,頭燈原為照明用,後來成為「領隊」的象徵,大家跟著頭燈走。
中元節,宮廟裡舉辦普度,一定會豎起燈篙,「在竹子上面吊一顆燈,叫做燈篙,是招引路上的孤魂野鬼之用。」他又補充,農曆七月中元節在基隆要放水燈,「那是招引水中的老大公、好兄弟上岸來接受我們的普度。」林茂賢生動的比喻,這些好兄弟沒有伊媚兒(email),也沒有加入我們的Line群,我們怎麼通知祂們?「路上的孤魂野鬼用燈篙,水裡的孤魂野鬼我們用放水燈的方式,通知祂們上岸來接受普度。」燈籠就像是一個溝通的媒介,交流著人與另一個世界的信息。
在傳統的庄頭,常常會看到道路上掛了整排的燈,那代表附近一定有間廟,「那是祭祀圈的概念,表示這個區域是建醮的範圍。」林茂賢解釋。
建醮是台灣民間常見的大型祭典活動,意義在為地方及信眾祈福、禳災,以及超度境內無主孤魂。這數年才一回的科儀祭典,是凝聚地方向心力的重要活動,需有地方人士出來總理事務,也就是當年度的爐主,選拔的方式多是在神明前擲筊決定。爐主產生後,通常由廟方或者上一屆爐主製作一對爐主燈給新任的爐主,上頭會寫上爐主宗親的姓氏,如今年基隆的中元祭爐主就是張廖簡。還有做成四方形的職務燈,也是同樣用途。
「燈」在傳統裡與生命有緊密連結,林茂賢說起在《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以光明燈續命,「燈在人在,燈滅人亡」的寓意。在寺廟裡一定會有「斗燈」,一個木製的盒子,裡頭裝了各有意寓的物品。涼傘代表天圓,方盒代表地方。七星劍代表北方,尺是拿來量長度的,龍的身體很長,因此意指東青龍。秤桿上一格格的尺度看來像是老虎的尾巴,用來指涉西白虎。剪刀張開時的型態如鳥嘴,用來代表南朱雀。剪刀跟秤錘是金屬,燈座是木頭,裡面還會有蠟燭,代表火,放白米,因為米是從土地上長出來的。「所以斗燈就是一個宇宙的概念,裡面有天地,有東西南北四方位,並富含五行的思想。斗燈通常是一個族群一座,代表這一個族群的生命源泉。」
以此衍生,每年年初到寺廟裡點一盞個人的光明燈,祈願一年的平安。「還有排燈,把很多燈籠結成一排,也是同樣的意思,代表一個族群的前途光明。」林茂賢說,「彰化花壇有超過百年的迎排燈活動,在北港也有,媽祖遶境的時候,每個隊伍的前面一定是一排燈,都代表這個族群人丁興旺。」
一盞盞手工精緻的竹篾燈籠仍高掛在宮廟內,昭示著一項技藝曾經的輝煌。
小巧可愛的隨香燈是香客們戴在身上最有人情味的護身符。
燈籠常出現在民間的宗教祭儀、遶境等等活動中,極富象徵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