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的楊右任和他加拿大籍的妻子雷可樂,知道了這個地區的孩子們所承受的艱難和危險後,深覺非幫助他們不可。這對夫妻居住在北台灣的桃園市,決定發起一項名為「舊鞋‧救命」的活動,鼓勵人們捐贈不穿的舊鞋。他們本來就樂觀的預期這個活動會在台灣引起不錯的迴響,然而人們回應之熱烈,遠遠超過他們的所求所想。2014年4月,楊右任在他的部落格和臉書發佈這項活動的訊息後,他們總共募集到1萬5,000雙鞋子和7公噸的衣服裝滿了一整個40呎的貨櫃。
捐舊鞋可救命
「台灣人和企業的熱心真讓我們嚇了一大跳!」楊右任說:「我們一開始只期待能夠募集可以裝滿一個20呎貨櫃的鞋子和衣服就很好了。真沒想到,捐贈的物資快速湧入,很快的,我們家、我們的教會,還有我哥哥的電腦公司倉庫,全被塞滿了。」
楊右任之所以會想要發起這項活動,靈感來自於他的岳父雷艾倫。他是一位居住在多倫多的建築技師,並曾擔任過牧師。雷艾倫運用他從建築技師工作所賺來的錢,到包括肯亞在內的各個貧困地區蓋診所、教會和學校。在跟岳父談話中,楊右任知道了肯亞的沙蚤問題。當「舊鞋‧救命」的活動展開後,他決定更改原來的NGO計畫(NGO後來才成立)名稱Step 30。這個名稱表達了楊右任與妻子雷可樂希望能夠追隨岳父雷艾倫,鼓勵30歲以下的年輕人參與人道救助工作。
楊右任自去年4月在網路上發佈舊鞋救命這個訊息後,訊息被瘋狂轉貼,鞋子和衣服繼續湧入。楊右任這位年輕的宣教士說,不只在捐贈物資方面,包括尋求支援和志工等,網際網路所能發揮的動員能量之大,讓他感到非常震驚。 「一開始,鞋子迅速湧至,情況甚至變得有點失控,因此我們上網徵求志工幫忙整理、包裝和運送,」他解釋道:「結果有非常多人願意擔任志工,幫我們的忙。真的令我好感動。」
去年7月,首批捐贈的鞋子運送到了吉塔雷,這是個農業小鎮,位於肯亞西部的埃爾貢山和薛任嘉尼丘之間,海拔約1,900公尺。楊右任在去年11月第一次到肯亞,想知道捐贈鞋子的分送情況,這批鞋子是透過當地的一個教會處理;此外,他也想多了解當地的生活狀況。
舊鞋遠征非洲「出任務」
「起先我認為,這些鞋子送出後,我的任務就完成了,」楊右任說:「然而,當我到了當地,看見那裡的人們生活極端貧窮,我覺得自己應該繼續幫助他們。」回到台灣後,他創立了一個NGO,稱為「Step 30國際宣教事工」,並且招募全職員工,協助他和妻子。
在去年開始全力投入楊右任的活動之前,44歲的趙之鈺曾在台北的一家行銷公司擔任專案經理。「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捐贈的需求時,我向我以前的同事收集舊鞋,然後與右任和他的妻子聯絡,」趙之鈺回想起初是怎麼樣接觸到這對夫妻的,「我被他們的善心和奉獻所感動,所以我決定加入。」
趙之鈺目前已是這個NGO的全職工作者,去年11月跟楊右任一起到肯亞,他形容那次的旅行是個充滿情感與激勵的經驗。他說:「看著那裡的孩子們穿上人生第一雙鞋時,臉上那種喜悅的表情,給了我們動力,想要做得更多。」
回台後,趙之鈺運用他的管理能力,幫助Step 30發展募款計畫,包括創立了一家社會企業。「我們的目標是設計和製造創新商品,將銷售所得用於貨運費用、訓練員工和志工,並發展新的援助計畫。」目前,這個NGO已經製作了文具、客製化筆記本,在他們的網站上銷售。
跟趙之鈺一樣,林美蕙在加入Step 30之前也有一份前程似錦的工作。三十多歲的她之前在台北一家科技公司擔任成本工程師,但這份工作不能讓她感到全然的滿足。辭掉工作後,林美蕙四處旅行了一陣子,去年開始協助楊右任和雷可樂處理機構財務和募款方面的工作。今年5月,她成為這個NGO的全職工作者。「我以前是個工作狂,但常常覺得不快樂和精疲力盡。我越來越常問我自己,這是不是就是我未來30年要過的日子?」林美蕙回憶道:「我清楚自己必須改變。投入人道協助的工作後,我感覺已經找到了人生目標。」
林美蕙負責策畫管理志工,她發現許多學生投入時間參與、協助NGO的工作。楊右任說,差不多有來自全台共25間學校的1萬名年輕人,參與「舊鞋‧救命」這項計畫,包括在他們自己的學校成立捐贈中心,或者協助舊鞋分類、包裝。
投入志工,改變自己
迄今,Step 30國際宣教事工已募集約40萬雙鞋子,其中半數已運至肯亞。「大多數台灣人是極富同理心的,面對海內外災難與人道救援,總是大方捐贈,」林美蕙表示:「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平台,促進慈善志業與投入志工人數的蓬勃發展。」
楊氏夫婦的善舉也吸引了周文欽的注意。這位曾以描繪傳統漁法蹦火仔捕魚《蹦火》一片獲得2014年新北市紀錄片首獎的導演表示,他也曾想過捐贈鞋子,但或許替NGO拍攝紀錄片是更能幫助他們宣揚理念的實質方法。
2014年11月起,周文欽開始記錄這個NGO每天工作的點點滴滴,今年3月更隨著NGO遠赴肯亞,記錄了志工們在這45天如何將物資運往偏遠聚落,協助當地沙蚤症患者清理、治療傷口,並為該地學童安排課程。
周文欽希望該紀錄片能於年底前完成後製,並在戲院與國際電影節上讓民眾對『非洲貧民的困境』這個議題的認識」周文欽說:「也藉此讓國際社會認識台灣,了解我國人民對於改善異地困苦居民環境所做的努力。」
楊右任此刻正緊鑼密鼓地籌備其他協助肯亞偏遠地區民眾的計畫,包括鑿水井、提供技能訓練以及將運送物資的貨櫃改裝成教室。「我們深信教育能降低、甚至消除貧窮,」楊右任提到:「藉由提供弱勢兒童學習器材與創造學習機會,我們要許他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許肯亞孩童一個美好未來
執行這些新計畫無疑將需要更多的資金。以改造舊貨櫃為例,採購及改裝費用就需近新台幣15萬元。為因應這方面的需求,NGO轉而向國內大企業募捐,並已成功取得全國最大的鞋業連鎖企業阿瘦皮鞋在資金與物流上的援助。今年5月阿瘦捐贈100萬元,做為NGO改裝貨櫃以及墊付運費之用,同時發動全國近兩百間的門市協助推動舊鞋回收活動。
「我們目前所取得的成就都要歸功於許多企業和民眾所捐贈的物品,及投入的金錢與時間,」楊右任表示:「我們希望發起這些計畫以激勵台灣的年輕人主動幫助他人,特別是像非洲這些偏遠區域的貧困人民。只要有心,我們就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不一樣。」
蠻荒非洲還有許多小孩赤著腳無鞋可穿,必須忍 受沙蚤的侵入,危害到生命。楊右任的「舊鞋•救 命」活動,至少給了他們多一層的保護。 下圖為楊右任替腳受傷的小孩做清創。
蠻荒非洲還有許多小孩赤著腳無鞋可穿,必須忍受沙蚤的侵入,危害到生命。楊右任的「舊鞋•救命」活動,至少給了他們多一層的保護。下圖為楊右任替腳受傷的小孩做清創。
面對滿地的鞋子,孩子們都露出喜悅的表情,志 工媽媽們正帶領孩童找到專屬自己的舒適鞋款。
即便有鞋,也是這般模樣。「舊鞋 • 救命」讓非洲兒童腳 下不再窘迫。
楊右任用贈鞋的機會一石二鳥,在當地舉辦「垃 圾換鞋」活動,許多小孩扛著撿來的垃圾響應。 既換到了鞋,也整治了當地的環境。
青年導演周文欽(圖右)有感於楊右任的行動, 用他的專業共赴非洲替這項活動留下歷史紀錄, 也希望藉此喚起更多人的參與。
對於非洲孩童艱困的生存環境,楊右任十分不捨,希 望盡自己的力量來幫助他們。
當地的教育環境與資源十分簡陋,楊右任計畫 用謄空的貨櫃打造成教室,改善教學環境,並 且研議鑿井取水,讓非洲孩童不再受苦。
當地的教育環境與資源十分簡陋,楊右任計畫 用謄空的貨櫃打造成教室,改善教學環境,並 且研議鑿井取水,讓非洲孩童不再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