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翰攝)
臺灣人普遍都知道阿里山,也知道林鐵小火車,就如玉山、日月潭、太魯閣這些最知名景點,都屬於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但許多人並不瞭解它的運作方式、更不知它在沿線居民日常生活中,究竟扮演著什麼樣角色。
當代林鐵庶民生活的
林鐵處在2023年打造新一代的檜木車廂,命名為福森號。色澤溫潤典雅,還散發微微的檜木香氣,內裝設計更完全顛覆傳統,帶來不一樣的林鐵體驗方式。(吳明翰攝)
浮世繪
翻開地圖,阿里山林業鐵路位於臺灣西部,從海拔30公尺的嘉義站一路攀升至2,451公尺的祝山站,總長達78公里。主要橫跨嘉義市、嘉義縣竹崎鄉與阿里山鄉,少部分恰好進入梅山鄉與南投縣信義鄉,沿途的林相、生態、山景與路線變化,令人目不暇給而不禁喝采。
自1912年通車以來,阿里山林鐵所建立的交通網絡,串連起平地與山區,促進了沿線聚落生活與發展,深刻地影響了嘉義城鄉的風貌。然而,阿里山林場自1963年停止直營伐木工作後,逐步轉型為森林育樂場域,行駛其間的林鐵亦連帶轉型為觀光鐵道。營運這條歷史悠久的鐵道背後,其實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辛勞與考驗。
從行車安全、營運管理、車輛保修、路線維護、文資保存、社區夥伴關係、觀光行銷到國際合作等方面,如同攀登陡峭的高山,需要克服種種困難。令我感動的是,有一群視這條鐵道為家人的夥伴們,無論這塊土地是他鄉或故鄉,所有努力,就是為了讓人們對這條百年鐵道有更深的認同感。
我期待大家能拋開忙碌的生活節奏,以慢旅的速度,逐一打開林鐵小站的故事。無論是在北門站附近的檜意森活村欣賞昔日的宿舍群,還是走入百年老靈魂注入新思維的竹崎車站,抑或是空間活化再利用的奮起湖車庫,這些地方都不斷積累著豐沛的文化能量。
沿著這條路線,生活場景猶如繽紛的浮世繪,讓人留連忘返。那些小站更像是一幅幅風情畫,有的婉約秀麗,有的氣勢磅礡,有的細緻精巧,有的古樸典雅,但卻都承載了世代之間,人與鐵道交織出密不可分的情感。
時光列車的起點:嘉義
阿里山林業鐵路的起點嘉義,是縱貫鐵道的經典大站之一,臺鐵、林鐵與曾經繁盛的糖鐵在此交會。摩登風格的站體,於1998年指定為市定古蹟。正在進行高架化的嘉義車站,將持續帶動市區的發展,提供更快捷的交通服務,承載百年歷史的阿里山林鐵也會共用共存。
過了守護山林的玄關竹崎,鐵道開始在山區陡升,從平原地帶,緩緩上升到海拔近千米。經典的登山鐵道線形一一浮現,馬蹄彎、折返式車站、甚至螺旋形路線,勾勒出林鐵的高昂主旋律。(吳明翰攝)
百年歷史三鐵共站
林鐵軌跡的精彩,都在細節裡。沿著第一月台往北側走,屬於林鐵的文化風景很快躍入眼簾。標示林鐵起點的地標、1,067mm與762mm軌距並列於月台兩側、將列車引入正確軌道的手動標誌式轉轍器、避免車體相互擦撞的警衝標、防止列車出軌的止衝擋、更能適應山區地形變化的窄軌鐵道……等,這些兼具功能、視覺、歷史之美的器物,把不同世代的鐵道文化串聯起來,每一處細節,都述說著「三鐵」共站時的歲月沉澱,一起勾勒嘉義車站獨有的鐵道情懷。
旅程與回憶的起點
「每天8點半不到,一個個拎著行囊的旅客,早已在第一月台上等候,翹首企盼阿里山火車入站。」列車長劉奕辰說。與此同時,不同語言的歡笑、問候聲交錯,原本就充滿朝氣的氛圍更加沸騰,構成一幅熱鬧、暖心的畫面。
當紅色車身緩緩駛進這座百年月台,車輪轉動的匡噹聲、火車頭淡淡的柴油味,與旅客喜悅的歡呼聲交融成一片。當火車到站停妥,旅客馬上興奮地與火車合影,一旁的列車長與志工則親切地招呼旅客上車,他們像家人般對待每一位旅客,從每一個小動作裡,都可以感受到他們對這份工作的自豪,以及對旅客的關懷。
山林與鐵道的起點,就從這裡開始。旅人與回憶的起點,也在這裡。
掀開林鐵故事:北門
北門站見證臺灣林業歷史的發展,觀光飯店共構的新站體,木造的古蹟舊站體,隔著好幾條軌道相望,一眼看穿阿里山林鐵一世紀的角色變換。
(吳明翰攝)
檜驛新生
走近這座木造建築,或許就會對它的古樸與沈穩印象深刻。由於肩負著山區與平地的交流重任,北門站前曾經無比熱鬧,民營運送店代辦鐵道貨運,旅社提供住宿服務,建材行、雜貨店等等櫛比鱗次;附近還有林場行政中樞、鐵道修理工廠、機車庫與規模宏大的製材所,當然也少不了林業及鐵道人員的宿舍,可說是一個完整的工業村,對嘉義市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每當蒸汽火車入站時,煙霧繚繞,鳴笛嘹亮,車站與周邊設施好像馬上甦醒過來。無論是來自遙遠山區的阿里山原木,還是南來北往的辛勤商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角色,而一種獨特的共鳴感就此擴散,將滿滿的活力注入當地,帶動周邊商機,使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如今繁華褪去,從各地來訪的旅人,還在尋覓這一份共鳴的餘韻。
檜意森活
「這座車站歷經林業興衰,也曾遭祝融而後修復,目前已轉型為觀光車站,站前廣場是親子遊憩、觀賞火車的最佳場所。」北門車站站長尤宗偉說。而從北門站步行兩分鐘就可抵達的檜意森活村,則是昔日為林業人員宿舍群,一木一瓦展現出百年來林業人員生活的歷史紋理。
以日式木構造為主的檜意森活村,曾容納隨時代變遷而更迭的居住者,雖各屬不同文化,但一直都是林業人員的宿舍,因而保留完整成為重要文化資產。其中洋式建築的營林俱樂部,被列為市定古蹟,與一旁的和式建築招待所,是珍稀的和洋併置樣式。曾經提供洗浴服務的湯屋、所長宿舍、眠月廬也各具特色,值得造訪探勝。
繁華背後的支柱
這幾年頗負盛名的「檜來嘉驛」主題列車,每週六、日於嘉義、北門車站間往返,讓停留時間較少的遊客,也能體驗林鐵文化。途中經過的車庫園區,早年是包含機關車庫、客車庫、修理廠在內的鐵道重地,部分圍牆早已撤去,打造成休閒空間,許多珍貴的退休火車與鐵道設施都保存於此。
位於車庫園區對面的嘉義製材所,是曾經的林業重地,留下了動力室、乾燥室、鋸屑室與製材工場的地下遺構,廣大的草原,是在地人稱之為杉池的貯木池遺跡。看著這些歷史場域、一旁的縱貫線火車在時光中奔馳,不禁令人遙想當年的盛況,在腦中演繹曾經繁華的林業故事。
林鐵中途最大站:奮起湖
奮起湖這座秀麗山城,因山勢形狀似畚箕,早期被稱為畚箕湖,後來人們取其諧音,改名為奮起湖。其中的「湖」為盆地之意,許多遊客來到此地,經常遍尋不著靜謐湖水,卻驚喜發現一座被群山環抱的特色小鎮。
車與人的休整基地
奮起湖車站是阿里山林鐵全線最大的中繼車站,早期是客、貨運列車上、下山重要的交會地點。「早年的奮起湖車站比現在還熱鬧!」從小在奮起湖長大,父親曾在日治時期於奮起湖車庫擔任炭水伕的李茂松提到。當時火車通常於正午時分進站,只見司機員與炭水伕忙著加水、填煤等等的車輛整備工作,往往會停留較長的時間。
由於火車進站時已近用餐時刻,當地小販便利用空檔向旅客兜售便當。飢腸轆轆的旅客,一邊在車廂享受來自當地的熱騰飯菜,一邊仰望周圍山林綿延綠意的閒適場景,天氣好的時候襯著藍天白雲,成為當時民眾心中難忘的奮起湖印記。
從機關車庫到水塔、水鶴及加煤台等等蒸汽火車時代的設備,在奮起湖車站旁全都完整保存下來,這些設施見證了奮起湖身為林鐵「中途大站」的地位。(吳明翰攝)
中繼逗點,再次奮起
1982年阿里山公路正式通車,奮起湖不再是前往阿里山的必經之地,自此悄悄卸下光環,淡出人們的記憶。但隨著時光更替,觀光風潮與鐵道文化興起,美麗山城終究掩不住滿身光彩。近年經過以在地、生態元素進行地景規劃,以及奮起湖車庫的古蹟修復,奮起湖周邊地區成為歷史教育的基地。
每天大約11點半左右,車站月台就擠滿熱情的旅客,準備捕捉火車進站畫面。「奮起湖月台就像熱鬧的星光大道!」經常在車站擔任志工的郭秀芳提到,每當火車進站,原本寧靜的月台瞬間萬頭攢動,不分男女老幼,爭相一睹登山列車的風采。有的人熱情揮手,有的人拿出手機或相機搶拍。如此充滿期待的氛圍,令林鐵志工們印象深刻。「奮起湖車站的美,是樸實卻又多元的。」奮起湖站長詹岳翰提到,除了鐵道文化、自然風光、古道小徑、地方美食外,山城內瀰漫的濃厚人情,更是令人著迷。
山中的小盆地,在臺語中以「湖」來表達,也正是奮起湖地名中「湖」的意思。鐵道文化與自然景觀的相互融合,催生出別具特色的山城景緻與人文風情。(吳明翰攝)
我家門前有鐵道:十字路
十字路位於山稜線與越嶺古徑的交叉口,早在鐵道興建前,即被稱為十字峠。日文漢字的「峠」,就是埡口的意思。日治時期,這裡是林業與鐵道人員工作與生活的居住點,更是當時鄒族部落南北地區的交通樞紐,繁盛一時。
中午時分,小火車沿著彎彎的軌道緩緩進站,滿懷笑容的居民,用真摯熱切的招呼,傳達貼心的溫暖。(吳明翰攝)
曾經的貨運集散地
從小住在十字路車站旁的潘玉桃,對於伐木興盛時期的生活印象深刻,她說:「日本時代,我們家是『阿里山運送店』在十字路的據點,達邦、特富野、來吉等部落的居民,會用挑運的方式,將山棕、油桐籽等山產送到這裡。我們將這些貨物打包後,送入下山列車,而由平地運上來的民生用品,再由挑夫分送至各聚落。這些挑夫真的很辛苦,清晨出發,拿著火把,涉過溪流、翻山越嶺,來回就是一天。」
阿里山公路於1982年開通後,十字路車站成為鐵路與公路最靠近的地方,貨運集散的功能被公路取代,風華不再。在2008年、2009年接連的豪雨及風災之後,阿里山林鐵直到2019年才復駛至十字路站。睽違十多年才重返的旅客,加上當地社區、返鄉青年等多方努力,使得此站終於揮別了寂靜,嶄露新的活力。
伴鐵道而生活
依傍著鐵道而生的居民,以風土為伴,重新回溯故鄉的歷史,梳理周遭的自然資源,發展出森林、木馬道遺址、竹旅行等特色行程。此外,居民亦結合轎篙筍、龍鬚菜、愛玉等當地食材,製作出色香味俱全的風味餐,安慰旅人的飢腸。這些料理看似簡單,其實每一道菜都隱含著當地故事,值得旅人品嚐、深掘。這群返鄉青年,不論旅客上門採買或問路,他們總是親切誠摯地接待,令人留下溫暖的山城印象。
夜晚來臨時,遊客可以仰望天際,在這遠離光害的自然場域,體驗觀星帶來的感動。或者漫步周圍,尋找夜間出沒的螢火蟲,用身體感受森林的靜謐。
走一趟現在的十字村,人與土地的故事正在重新上演。
國民的阿里山記憶:神木
登山列車爬上阿里山,進入森林遊樂區範圍後的第一個車站是神木站。曾經是國民記憶的阿里山神木,目前已經不再聳立,而是靜靜躺在車站旁。
NHK團隊來到阿里山,不僅收錄火車和人物的聲音,也建立了在地的聲景。(吳明翰攝)
巨木之森
早在阿里山開發初期,阿里山神木已是知名地標。後來林鐵的第三分道就設置在神木旁,火車行經這株高聳紅檜旁,也就成為聞名的景觀。從小在阿里山長大的陳月霞女士,談起神木站的今昔感性地說:「1912年的時候,鐵路只有到二萬平,到了1913年的時候,火車已經開到第三分道這地方,這附近的居民就不用跑到二萬平去搭車了。早期整個森林都是阿里山人的家園,阿里山這棵神木就等於是我們家的一棵大樹,三不五時我們就會來這邊看看、來玩玩。」
曾於1970年代擔任林鐵中興號服務員的林麗珊女士說:「當時遊客抵達阿里山站(現在的沼平),都會順著遊樂區的路線前往欣賞神木。不論是在蒸汽火車行經神木的瞬間拍下英姿,還是步行至神木旁合影,都是最難忘的阿里山記憶。」如今,旅人仍可藉由巨木群棧道親近檜木林,此條步道四季皆宜,炎炎夏日仍舒爽宜人,起霧時則是雲深不知處的夢幻體驗。
車站新風貌
隨著遊客人數增加,為了讓大家都能享受神木車站美好的風景,林鐵處於2021年進行車站的整修工程。由於整條阿里山林鐵都屬於重要文化景觀範圍,神木車站被賦予的期待,不僅要兼具景觀、生態、服務及安全等面向,還要搭配融入地景與自然生態,成為感受鐵道文化、親近山林,觀賞自然景緻的最佳地點。
「站在被森林包圍的月台上,時不時會有雲霧飄來,特別是當小火車穿越雲霧進站那一刻,彷彿身處仙境。」澳洲普芬比利鐵道志工John Robin讚嘆地說。神木雖然已躺下,但神木車站與昔日歷史、地景交相融合,宛如一條時光長廊,等待您親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