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有靈
民族植物學是一門整合民族學、人類學與植物學的跨領域學科,董景生解釋。長年在部落走跳的他,自2000年的南澳的泰雅為起點,開始投入原住民植物的研究。這些年來,陸續完成《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走山拉姆岸:中央山脈布農民族植物》與《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串起莽噶艾:魯凱下三社群民族植物》、《婆娑伊那萬:蘭嶼達悟的民族植物》等著作。
萬物有靈,植物亦然,是許多民族植物學家討論原住民植物時關鍵性的概念。董景生解釋,對於原住民來說,植物猶如人類一樣具備靈性智慧,彼此平起平坐,還能溝通,獵人也曉得禮敬獵物。
知名的教育家,同時也是民族植物學家鄭漢文,在《有靈‧原民植物智慧》中便記錄布農族的一則傳說。相傳,過去布農族人使用各種木材,均相當方便,二葉松、栓皮櫟、櫸木等植物,都長在部落四周,直到某日,一名部落婦女因若干細故對樹木破口大罵,樹木一氣之下紛紛出走,不同的樹木各自離去到不同的地方,二葉松爬上了懸崖峭壁,栓皮櫟也長出厚硬的外皮。
受過科學訓練,董景生從理性角度來解釋這些傳說誕生的因由,他表示,「樹木出走」的傳說,在許多部落中都有不同的版本,對於布農族來說,「由於布農族主要在高山生活,這樣的寓言可以解釋不同樹種的生長以及垂直分布的特性。」
有些傳說、習俗更是令人難以置信。好比如山漆(Rhus succedanea),有著揮發性的乳白汁液,人們碰到了往往導致紅腫發癢。董景生分享,當年曾在南澳的泰雅族部落作田野調查,當地耆老只要經過山漆,會以族語喃喃唸道:「你是○○(自己的名字),我是vaga(山漆的泰雅族語)。」透過「交換名字」的儀式,身體才不會發癢。這樣的傳統,對於現代人來說或許會直呼不可思議,長年在部落田調,他也曾見過對山漆嚴重過敏的學界前輩,每經過樹下就會如此炮製,才得以倖免於難,「你要怎麼區分這是心理醫學或迷信呢?」董景生笑問。
董景生所著之台灣民族植物著作,為珍貴的傳統文化留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