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盞燈都有故事
傳說中的台南府城,形似一隻朝北飛的鳳凰,普濟殿剛好位在鳳凰的鼻尖,鎮住了鳳凰,守住府城的繁榮興盛。有人說認識台灣要從台南開始,「認識台南則要從『普濟殿』開始。」普濟文史研究協會執行長蔣文正說。普濟殿是台灣最早的王爺廟,位在台南府城外,供奉池府王爺。先民渡海來台,從安平上岸,若趕不上城門關,就必須在城外過夜,早年普濟殿周邊還設有驛館。
昔日普濟殿香火鼎盛,商業發達,廟裡的重要文物「聖諭」牌,顯示此處是官方布達資訊之地;從小在廟旁長大的蔣文正說起,小時候每逢池府王爺農曆六月生日,酬神的歌仔戲可以連演一個月,足見當年輝煌的光景。
但隨著都市計畫拓寬周邊的道路,街區樣貌被改變,藏身在巷弄裡的普濟殿漸漸沉寂了。而今普濟殿是國華街、海安路周邊鬧中取靜的一隅,對比昔日人聲鼎沸的日常,蔣文正心有唏噓。
他和從小一起長大的三、五玩伴,思索著如何恢復廟區的榮景,而成立了「普濟文史研究協會」。除了爬梳在地的歷史外,參考自神農街燈會的經驗,但改以邀請周遭的居民手繪燈籠,布置成燈會。
舉辦十年的普濟燈會,吸引了不遠千里而來的觀光客,成為過年府城必訪的景點,但對社區來說,「燈會只是一個舞臺、載體;我們是透過燈會與在地的居民互動、連結,每盞燈都有屬於居民自己的故事。」蔣文正說。每一盞燈都是居民親手繪製,志工漆上桐油保護,每一盞燈籠都被人仔細照顧,掛上廟埕。當華燈初上,繽紛的燈籠串聯成美麗的隧道。
但燈會的成功並非一蹴可幾。蔣文正回首一路來的辛酸,協會的志工要挨家挨戶拜託畫燈籠,回收只有五成多,許多燈籠都還白慘慘的,需要再接手加工。燈籠要在戶外吊掛長達一個月,外部要再上保護漆,但草創初期,協會才三、四個人手,只能利用下班後來上漆,每天弄到凌晨一、兩點,足足要花上三個星期。對比現在只要在網上公布時間,居民就會自動自發把時間空下,兩個周末就能完成1,500盞燈籠,社區的改變就在這點點滴滴的中被看見。也曾發生隔天要點燈了,一夜無情的雨,打爛了燈籠,望著毀損的燈籠,讓人欲哭無淚。但是那一天,普濟殿旁的店家、居民都放下當日手邊的事務,蹲伏在廟埕,用膠帶補起一盞盞燈,忙到凌晨三、四點,終於把全數的燈籠再次懸掛起來,「這就是『普濟精神』」,蔣文正說。
普濟燈會是靠大家親力親為、協力創造,自己畫燈、自己掛燈,每一盞燈都有自己的故事。(普濟文史研究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