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練時,身兼導演和編劇的蔡明亮若有所思。
台灣在1980年代正值經濟高速成長、社會積極開放,各類表演藝術亦百花盛開。在多變的舞台燈光下,留下活動中表演者的瞬間身影,對專業攝影師是一項挑戰。然而,幾位箇中翹楚翔實地記錄著台灣的表演藝術風景,仍持續堅持直到今日。

王墨林《長夜漫漫路迢迢》的綵排風景。
許斌,一個舞台攝影界耳熟能詳的名字。原是攝影記者出身,許斌自1992年起受兩廳院《PAR表演藝術》委任拍攝後,開啟了他戲劇紀錄的歷程。

王墨林《長夜漫漫路迢迢》的綵排風景。
有別於他人的現場演出拍攝,許斌為了讓觀者也能一窺作品誕生的過程,經常記錄幕後製作排練過程。「綵排時,導演亦是演員,是劇中的羅密歐、茱麗葉,是杜麗娘、柳夢梅……」許斌說:「導演懷著獨特的心境,並同時肩負無人能理解的壓力。」

舞蹈家蘇文琪徜徉於《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的世界中。
「小空間,大世界……是百千萬劫凝身一瞬。」許斌透過影像,試圖捕捉導演、編舞者與表演藝術家綵排時最真實的溫度。

蘇文琪為其《身體輿圖》的排練暖身。

幾米《向左走‧向右走》經導演黎煥雄改編,躍上大舞台。

集編舞家、導演和舞者於一身的劉守曜,正在為其獨舞作品《Shapde 5.5》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