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的產業復興中,鹽、月桃、苦茶籽和竹子展現出了獨特的生態與經濟價值。鹽的傳統製造技藝結合現代科技,開創出高品質的海鹽產品,不僅滿足市場需求,更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月桃的栽培則是逐漸受到了重視,不僅用於食品,還發展成為香氛產品與生技原料,提升了其附加價值;苦茶樹的推廣,則使得這一健康油品受到消費者青睞,亦帶動了社區的復興。
而竹子作為可攜帶材料,因其環保特性,成為許多創新產品的原料,例如傢俱與建築,成功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目光。這些產業的復興不僅增強了當地的經濟實力,也促進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本期《台灣光華》帶您走進產業現地,透過職人的分享,挖掘在地的故事。
新北市是台灣人口數最多的直轄市,幅員遼闊,海岸線長達120餘公里。本期全民徵件主題「推薦外國旅人體驗的城市氛圍:新北市」,有北海岸的南雅奇岩、拳頭石,也有九份的「黃金山城」夜景,還有深坑老街的熱鬧人潮、平溪天燈的文化體驗,以及雨夜下的哥德式建築「淡水禮拜堂」,更有跨年時淡江大橋的璀璨煙火。感謝來自全台各地的讀者投稿,讓台灣各縣市的感動瞬間,透過一幀幀生動的畫面來呈現。
此外,「醬油」在台灣飲食文化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調味的基本元素,更是獨特風味的源泉。醬油的多樣化,如香醇的老抽、香辣的特製醬油,滿足了不同口味需求,也促進了台灣飲食的多元發展。本期「台式醬油」專題,將帶您一剖醬油與台灣飲食的方方面面。
其他報導主題還包括「草鴞」與「水雉」的保育故事,保護這些物種的棲息地,對維持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因為牠們在生態系統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藉由各項保育措施,人們不僅能促進這些珍貴物種的生存,也能提高大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維護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處。另外還有台達電在印度發展的充電樁綠能科技,以及台灣民俗中的西索米樂隊等報導主題。閱讀《台灣光華》,將帶您打開另一扇認識台灣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