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到餐桌的美好連結
開幕於2001年的希望廣場,最早是因為921大地震重創了台灣中部的農業縣市,為了儘速恢復農民生計,農委會在台北都會區覓了塊地,讓農民展售產品,蘊含著為農民帶來希望的期待,取名為「希望廣場」,並逐漸演變成今日的樣貌。從最早八德路光華商場旁的四個帳篷,到現在位於林森北路與北平東路口,一處明亮通風的半戶外場域,今年秋季,希望廣場將迎來3.0的版本。農糧署運銷加工組專門委員徐惠瑩表示,希望廣場的新址更靠近華山藝文特區,設計上會以山巒為意象,並設置打卡點,期望能吸引更多年輕族群前來休憩。
不論是1.0到3.0,即使場域外觀有所革新,不變的是,農政單位想透過希望廣場來串起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那份心意。徐惠瑩表示,希望廣場以台灣農業櫥窗為定位,除了作為展售場域外,更希望傳達「食當季、吃在地」的理念,鼓勵大家支持國產農產品。農民準備符合三章一Q的產品,意即「有機農產品標章、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以及生產追溯QRcode」,希望廣場也不定期送交北農抽檢,讓民眾安心選購。而民眾則來現場與生產者互動,聊聊種植背後的付出與故事,讓大眾更認識土地,拉近了產地到餐桌的距離。
喜歡研究料理的番紅花,看到好食材就會想探究,甚至跑到產地進一步了解。像她前陣子到屏東,拜訪在希望廣場結識的椰子哥,才知道採椰是份高風險的工作,要小心雷擊、蜂螫、蛇咬,一不小心就可能從高處摔落。如此得來不易,農友們蘊含心意種植的作物就更值得珍惜。
直到今日,希望廣場仍為許多農民開拓了客源,尤其是剛入行的青農。像是花生農張建豪,不僅種花生也學做好吃不黏牙的花生糖,在希望廣場累積客群後,進而能添購初級加工設備,讓他的從農之路順利前行。又或是種植紫玉米的胡志宏,新手農夫苦無銷售管道,希望廣場給了展售的舞台,長期的積累後,如今他的產品已固定外銷香港。
除了農漁畜產品,希望廣場還有一間小巧的花店,歡迎民眾單枝選購。花店老闆笑說:來希望廣場買了菜,再帶三枝花,增加生活的質感。徐惠瑩笑說,自己每次到希望廣場一逛就是整天,慢慢逛、慢慢聊,累了就到美食區品嚐由農會家政班準備的美食小吃。看到喜歡的產品,要張名片,直接宅配訂購很方便,但她更鼓勵大家,產季時來希望廣場與農友面對面,就像來見老朋友一樣。這種人與人互動的溫度,讓希望廣場成了傳遞幸福感的溫暖場域。
經常到希望廣場尋寶的番紅花,買菜之餘,也很喜歡逛這裡的花店,為生活增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