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行‧新發想
然而這樣的國際貿易盛景,已不復存在。國際茶業環境變遷及台灣產業轉型等因素,使台茶外銷失去優勢,1982年政府廢除《製茶業管理規則》,開放小農製茶,嚴重影響茶商在產業鏈中的角色,茶菁供應嚴重不足,台茶風光出口的時代也已回不去了。
1976年,有記名茶率先在台北市濟南路成立內銷門市,由出口轉內銷,為了打響名聲,「父親自己開著改裝過的小貨車,上頭載著茶葉,到菜市場推銷,類似現在的行動咖啡車。」王聖鈞回憶著。當時剛好趕上了台灣經濟好轉的年代,茶逐漸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飲品,也讓有記名茶站穩腳步。2005年,茶廠大翻修,昔日一樓的倉庫空間,曾是王聖鈞小時候的遊樂場,變身為融合古味與新意的門市區,明亮又富現代感;後方的製茶空間仍保持原有的古意,不時會舉行導覽,讓大眾了解茶的製程;翻修了二樓揀茶區為「清源堂」,週末定期作為南管表演空間,讓品茗與藝術相呼應。
關西的臺灣紅茶公司,現在卻生產綠茶,讓人好奇其中究竟?1970年代,羅慶士發現自製紅茶競爭力不敵國外大廠,改引進日本煎茶技術與設備,外銷日本。除了製茶,羅慶士還獨家研製「蒸菁綠茶粉」,將綠茶蒸熟、烘乾、搗碎,茶粉融入水中直接飲用,綠茶中富含的兒茶素抗氧化作用很強,開拓出茶品另類的保健路線。
老茶廠空間則因921地震時支架傾斜及道路拓寬等因素,展開局部整建,部分空間轉型為「臺紅茶業文化館」,收藏了80年來珍貴的歷史片段。羅慶士如數家珍的一張張解說老照片的由來,關西紅茶曾獲選全島名物名產、曾獻給日本皇室飲用的報導、獲總督府頒發特等賞、一張張與歐美買家簽定的信用狀,穿梭在文化館中,猶如走進台茶的時光隧道。
1934年落成的新芳春行,躲過了戰火的侵襲,卻難逃台茶式微的現實,2004年茶行結束營業,2009年被指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台北市政府以容積移轉的方式保留了茶行的主建築,並結合民間建設公司展開古蹟修復工程。
歷經4年,新芳春行重新成為民生西路上那個風華絕代、讓人頻頻顧盼的焦點。台北市政府於原址一樓策展「新芳春行特展──重回大稻埕老茶行的璀燦榮光」,讓我們得以再次推開以「『芳』尋顧渚」、「『春』採蒙山」為藏頭對聯的黑色門板,一窺新芳春行的風華絕代,見證大稻埕茶產業昔日繁盛一時的榮景。
約訪王國忠聊聊新芳春行的故事,採訪當天,他先到三樓公媽廳,為前些日子迎回的王氏祖先牌位上香。這或許是他數年來例行的公事,但地點不同了,王氏祖先被迎回當初的地方,繼續看顧王家的子孫。一如新芳春行的歷史被留住了,我們得以繼續記憶著台茶的輝煌。
台灣茶葉從1970年代到達出口的高峰期,到近年需自外國進口3萬噸茶的現況,茶園面積銳減,台茶產業式微;但幸運地,還僅存的數間老茶行仍堅持留住時間,訴說著台茶遠颺的故事。下回再飲一杯茶,別只品它的馨香,飲它的回甘,而忘了回想這一段台茶風雲的大航海歷史。
「新芳春行」的焙籠間,放映由第三代傳人王國忠親自解說焙火過程的影片,可說是老空間裡的新媒體體驗。
有記名茶的焙籠,少說都有數十年的歷史,留存著時間的足跡。
王國忠曾經歷台茶的風雲時代,「新芳春行」雖歇業了,但老房子保留下來,得以原狀修復,重新向世人訴說台灣 茶葉的故事,亦是好事一樁。(莊坤儒攝)
「臺紅茶業文化館」內的老照片,用卡車裝載滿車茶箱的情形。
羅慶士自滿的表示,台灣紅茶公司曾經外銷過的港口就有85個之多。
「有記名茶」第五代傳人王聖鈞,以年輕人的創意為老品牌注入新生命。
昔日的倉庫變成「臺紅茶業文化館」內 的文物區,展示著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
「新芳春行」室內用於採光、通風的天井。(莊坤儒攝)
「新芳春行」三樓的公媽廳,其特色是尊王氏祖先於中位,神明安置於左右兩旁。(莊坤儒攝)
儘管台茶產業式微,但茶已融為台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國人喜茶的馨香,愛它的回甘。採茶仍是台灣島上不時可見的美麗風景,還是有茶農、茶商孜孜不倦的為做一杯好茶而努力。(林格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