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出版產業,在一片電子書當道的聲浪中,呈現出有趣的現象。根據「財政部營利事業家數及營業額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台灣出版業營業額約513億台幣,與2015年的502億相比,增加約2.2%,與前一年(2018)的459.6億元相比,則是成長了11.6%,這反映了整體出版業的發展不但沒持續衰退,反而是在穩定成長當中。
而這其中「雜誌」出版營業額167.9億元(2019年),增長了9.69%,「書籍」出版營業額190.7億元,成長了1.19%,但是「數位」出版的總營業額6.1億元,卻僅占了「總出版產業」之1.2%(包括數位雜誌、電子書等數位閱讀內容),代表了台灣人的閱讀習慣仍保有傳統的紙本書模式。
就外銷市場來分析,正體書籍在2019年的外銷額約9,917萬美元,成長約16.38%,其中香港約3,362萬美元(-9.1%)、中國約3,077萬美元(+7.6%)、美國約1,038萬美元(-13.36%)、東協國家約1,553萬美元(+26.67%),日本約407萬美元(+18.0%),顯示出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東協國家及日本等地的華人族群,對台灣出版品仍抱持著高度興趣,而美國則是大幅衰退了13.36%。
此外,由國家圖書館所發布的《2020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中,儘管2020年疫情嚴峻,圖書借閱總冊數8,015 萬,比2019年略為降低1.41%,但全國民眾累計的辦證數則達1,839 萬張,相較2019年成長8.88%,在紙本借閱與去年相差不多的情況下,電子書的借閱總冊數達到363萬冊,成長高達42.35%。可見疫情期間,激發了許多平常不太閱讀的族群來借閱電子書。
不論是紙本或是數位,一個媒體要靠廣告和訂閱來生存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數位媒體要變現需要靠大量的流量,而大量流量則是需要大量的內容,這需要花比紙本更多的內容製作成本。因此,決勝的關鍵是要能夠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價值,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發行量不多,但仍維持高品質(內容更深入、設計更酷)的刊物出現,即可見端倪。
而紙本雜誌的價值,在於比網路閱讀有著更高的品牌意識,因為讀者是特意打開這本雜誌來閱讀,會有更高的品牌認同度,不像在網路上人們主要是透過社交媒體來讀到不同的文章。畢竟,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實體世界,實體的東西比較容易被看見(如咖啡廳、書店的陳列),即使數位閱讀成為未來的主流,實體雜誌仍會如現在的黑膠唱片般,成為個人展現品味的象徵。
如何做一本有深度又酷的雜誌?如何讓內容刺激思想,視覺刺激眼球?面對將來複合式的閱讀型態(網路、紙本、空間、影像、聲音),我們該何去何從?在行銷領域上,又該如何爭取內容IP,跨足活動、影視改編與周邊商品的開發,還有自媒體與目標社群的開發等,在本期《光華》封面故事當中,或許就能找到一些靈感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