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招展的麵線小吃
麵線是台灣街頭小吃的固定班底,可分為紅麵線與白麵線兩大門派,消費者各有所好。
走探各地飲食,如同美食人類學家的陳靜宜解釋,傳統的白麵線吸附湯汁後,會將澱粉質釋出,使得湯頭變濃稠,因此不耐久煮,故有紅麵線的研發。台灣食品加工業發達,業者將白麵線額外以蒸氣炊煮約4~5小時,除了使麵線產生梅納反應,與焦糖色澤外,也讓麵線中的穀蛋白變性,使其不因久煮而糊爛。雖然還是偏好白麵線的滋味,但陳靜宜說:「紅麵線的出現,經過改良的方便性,使得麵線更容易在小吃裡佔有一席之地。」
小吃麵線比拚湯頭,也較勁配料,蚵仔和豬大腸像是麵線的左右護法,蚵仔是海線地區唾手可得的食材,豬大腸則是養豬戶不浪費的利用。西門町的阿宗麵線,以柴魚當湯底,是觀光客必訪,不備桌椅,大夥兒站在街頭捧著碗吃麵線的畫面,煞是有趣。鄰近寧夏夜市的阿川麵線,每日從東石直送的蚵仔,讓台北人也能吃到新鮮海味。聊起鹿港的麵線糊,是用紅麵線打入絲絲的蛋花,添一杓蒜泥,滴上幾點烏醋,更添滋味。市面更有加料的小卷、赤肉羹、魚酥、花枝丸等,走華麗路線。
白麵線的滋味則樸實柔韌。大稻埕慈聖宮前的許仔豬腳麵線用的是傳統白麵線。湯麵線能吸附湯頭精華,口感絲滑清爽。乾麵線澆上豬油、蒜泥,趁熱拌開,撲鼻的香氣和入口的滋味是天作之合。在澎湖或金門則多是在海產店裡吃麵線料理,有乾拌、清湯、乾煎等烹調手法。中部地區時興苦茶油拌麵線,吃來滋補暖胃。其實白麵線不搶鋒頭的滋味,跟許多食物都合得來,和薑母鴨、羊肉爐搭配,都是桌上好夥伴。
麵線,製麵工藝的極致
麵線在麵食文化中發展最晚,換句話說,麵線是製麵技術達到最高峰的代表,其工序、技術最繁複。
我們來到盛產芭樂的高雄燕巢,拜訪仍堅持手工製作的「潘順龍福州式手工麵線」。潘建忠是潘順龍福州手工麵線的傳人,當初不顧家人反對,決心繼承家業,「因為這是獨斷的行業,這手功夫學起來,以後能走的路其實更廣。」
要聊麵線,潘建忠說要先定義,他強調自家做的是「福州手工幼麵」,幼麵和麵線有區別,幼麵的工序更繁瑣,麵線是減省了許多手續;只是隨著產業沒落,沒有人計較細節,就統稱麵線了。
天還漆黑的凌晨三點,潘建忠就起早,開始製麵的一天。
先是「和麵」,混合了麵粉和鹽水,再捏揉成團,「這個步驟也決定麵條的口感Q度,從一開始,我們的功夫就下進去了。」
接續把麵糰扛上工作台,用圓棍邊轉邊施力把麵糰擀平,更精確的台語用字是「紡」(pháng),潘建忠解釋,是因為紡麵的動作像昔日紡織棒轉動的樣態。然後,再用刀把紡平的麵糰切成手臂粗的長條狀。
接續「甩麵」,其實包含兩個動作,台語稱作「挲(so)條」和「幌(hàinn)麵」,一手先把麵條在空中旋轉晃動,另一手從掌心出力,把麵條壓在工作台,搓成螺旋狀,使其筋性更加結實。見我們疑惑,潘建忠拿出一條毛巾,要我牽著一端,他在另一頭旋轉,此時毛巾像捻紗一般被扭緊,質地密度變得結實,解釋了這道工序的用意。
「手工麵線沒有辦法一次到位,要慢慢來,一個動作常要重複一、二十次。」潘建忠的妹妹潘慧娟解釋。過程耗時費工,像甩麵這步驟要花半小時,很多業者沒學到,直接省略步驟,但口感就有差異。
福州幼麵製作的工序繁複,潘建忠解說時,使用許多今日已少用的台語詞彙與古老用字,他考據是來自古老的蠶絲業用語,或許是產品都是細如絲的樣態,使用了相似的工法。至今還遵循古法製麵的店家已不到五隻手指頭,所以他說:「你們的拍攝都是在記錄歷史。」他讓兒子在家自學,用意也在此,傳承這已少有人能實作的珍貴無形文化資產。
潘建忠示範「盤麵」,「捻」、「搓」、「掛」流暢的動作,讓人目不轉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