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燻臘風味
島嶼上的多元滋味,一部分來自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軍隊移民。位在嘉義水上鄉的「星沙齋湖南臘肉」這一味就是這樣來的。
老老闆李嘉陵是外省二代,父親是空軍退役,早年臘肉是家庭副業,只在逢年過節時受朋友同事之託,做來分享。在台北打拼多年的李嘉陵,40歲那年回家,將父親的家鄉味商業化經營。但要走進市場,面對消費者,量化生產,就關卡重重。李嘉陵幾經實驗,克服了酸敗、口感不好等問題,才完整了製程。如今一做已經35年,近年漸漸把事業交給兒子李光昊。
上午八點半,工作人員依序從冷藏貨櫃推出待日曬的臘腸和臘肉。「臘腸至少要曬六到七個太陽。」李嘉陵說。一天曬六百斤的臘腸、排架整理就要花半小時,臘腸用綁著的塑膠繩顏色區分是那一天灌的,以分辨晾曬的天數。而時序只要進入年末的生產旺季,就有大批攝影同好奔到星沙齋,為藍天、豔陽和一片紅通通的臘腸牆留下紀錄。
「臘肉要在乾冷的環境下製作較佳,台灣是濕冷,所以不那麼適合。」李嘉陵說。那就用冷氣代替,晚上進冷藏貨櫃吹4℃的冷風,白天再搬出享受日光浴。要有陽光和風,「所以做這行是看天吃飯」,但陽光太大也不好,乾得太快,發酵的時間不夠,口味也不行。
遇到連日雨天怎麼辦?就一直靜置在冷凍庫裡,李嘉陵無奈地說。但也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每晚的溫度都要調控,第一天降到4℃,第二天降到-5℃,他透露,「連續降溫的作用在於控制它的發酵速度,別人都以為我家的好滋味是因為有獨門配方,其實,更重要的是過程,如何控制在六天之內發酵完成就是你的經驗了。」
接著,李嘉陵引我們進入工作區,兩批人分工處理著每天一早從市場送來的新鮮溫體豬;一批處理豬後腿,先去除裡頭的筋膜,「這些筋膜、油膜會影響口感」,然後肉分切成細條,準備進絞肉機絞成肉塊,這是臘腸的材料,調味料只用上鹽、糖、味精、辣椒粉、花椒、高粱,「醬油一定不用,因為醬油多數有防腐劑,」李嘉陵補充說明。
另一邊是老闆娘陳守貞操著鋒利的刀,把腹脅肉(五花肉)切成五公分寬的長條,串上棉線,每一塊五花肉表面均勻抹鹽,做過SPA之後,低溫醃製五天,還要再日曬四、五日,才下爐子用稻殼煙燻。
在工廠的後方,李嘉陵造了兩口長方爐,深約兩米。一根鐵棍掛上八塊鹽醃的生五花,一串串排列整齊地橫掛在爐上。在底部投入炭火,上頭覆蓋稻殼,開始煙燻。過程必須隨時觀察火候溫度,爐內的溫度維持在40℃,不宜高,燻爐的開口用厚厚的被褥壓著,需要火旺一點,就掀開被褥的兩個對角,讓空氣流通。
這煙燻的時間要花上五天,等臘肉上色成漂亮的棕紅色。取出後,先下滾水淨個身,洗去落灰與殘油。
這樣臘肉大功告成了嗎?還沒!這階段的臘肉煙燻味還過重,需再通風靜置一到兩周才包裝,一塊臘肉的工序時間近一個月。中午,老老闆端出了滿桌的臘味全席,夾起一塊紅白相間、肥瘦適中的蜜汁臘肉,才知「這一味」,當真得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