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層峰樂聲起
流行,一個掌握時代脈動的印記。是天際稍縱即逝的彩虹?還是墨夜駐守千古的恆星?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以下簡稱「北流」)用行動力,詮釋流行音樂的生命。
走出昆陽捷運站,原本空曠的地平面,傲然矗立起三座造型新穎的建築物,這就是「北流」。首先吸引住目光的,是在陽光下熠熠發光,有若山脈般連綿的屋脊,曲折的線條,在不同的面向,有相異的風情。這棟圓型建築,是表演廳;對向六層樓高,像一方碩大文鎮的正方型建築是文化館;以寶石切割面,寓意多面向內涵的長方型建築,是產業區。三大建物間,以空橋串連,形成孕育流行音樂與文化產業的環形聚落。「很多場館都是以多功能目的來建構,流行音樂中心,卻是以單一目標來規劃設計,可以說是世界首創。」三年來肩負起軟硬體統整與規劃重任的籌備處主任丁度嵐說道。
「我是音樂人,我希望能夠為流行音樂盡一份心力。」今年十月接任執行長的呂聖斐,深感這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小學二年級接觸到電子琴的那一刻,就迷上了音樂。」呂聖斐小學五年級時,突然一道靈光在腦中閃過,就此走上音樂人的不歸路。「我感到很幸運,在這條路上,我從來沒有強求過什麼或求過工作。」他以順勢而為的心態,不忮不求。從金音獎最佳樂手獎到最佳專輯製作人,由金曲獎最佳演奏專輯到獲得金馬獎,呂聖斐在不同角色的轉換間,堅持在音樂這條路上前進。
「因為有專屬目標,所以能夠更完善的規劃展演空間。」呂聖斐以音樂職人的角度,嚴苛的審視演出的各項設備是否適宜。「表演廳及其他中小型展演空間將是前瞻科技的示範場域。」具有引領未來科技趨勢的獨特定位,「北流」的各項設施都以未來的發展做為標竿。「我們必須走在時代尖端,跟上世界潮流。」將把5G高頻寬、低延遲、多裝置、大連結的特性,納入未來音樂內容產業利用的實驗,以及創意激發的規劃中。在最新科技互動的支援下,顛覆由表演者單向輸出的行為模式。希望透過新的表演型態,讓每一位觀眾能享受到獨一無二的體驗。
華麗的布景、完美的音響,是來自於後台精密的設施。走進表演廳高挑巨大的後台空間,隱藏著功能完善的「北流四寶」,就是要讓演出者能夠表現出嶄新的邏輯,讓觀眾擁有最難忘的視聽饗宴。
寬16米、高10米,「北流」建構全台灣最大的隔音門。「只要把隔音門關起來,三天三夜的演唱會也不會再受到抗議。」以科學儀器檢測合格的尖端設施,絕佳的隔音效果,達到世界級標準。強韌的耐震性結構,更無畏狂熱的觀眾跳躍時產生的震動。
量身訂製的高規格L-Acoustics K2 音響系統,讓射程可以達到最完美的表現,提供給不同區域的觀眾最高品質的聲音。堅實的母桁架(mother truss)可直接降至一樓平面架設機具,減少工作人員上貓道,進行高空作業的機率,大幅降低場佈的危險性。電腦操控的電動升降舞台可被視為底台,高低落差將近三層樓,載重750公斤,不但環保,也減少架設時程。電動升降舞台區分為14塊,兩種大小,無論是階梯式的舞台高度,或是舞台劇愛用的前低後高band pool模式,都可以完美配合。
地上五層、地下三層的表演廳,觀眾席位分為三個樓層,以舒適性及最佳視野規劃,最高容量可以達到6,000名觀眾。比較台灣現有場館,從live house 的200人、legacy的1,000人,到TICC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台大體育館的3,000人,一躍而至小巨蛋的11,000人,「『北流』正好是一個中間值。」既是演出者的第二哩路,也可視為前往更大場館或是國際舞台的最後一哩。
經過專業的視覺設計,用特定的顏色劃分表演廳的每個樓層,一樓是藍綠色,二樓是橘色,三樓是藍色,四樓是黃色。「希望給每一位進入表演廳的來賓,最清新的感受。」在細微處用心,期待打造最貼心的享樂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