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銀、「名」「利」雙收
那麼,何謂「好的漫畫」?
蘇微希務實地認為,「交由市場、國際獎項、國際授權來決定。」名氣、聲量、銷售成績,會帶來真金白銀的收益,她說,這才是2010年後,足以稱之為台灣漫畫第三黃金期的指標性關鍵。
經過一番努力,確實,近年台漫不僅已在國內引起聲量,在國外也受到關注。大辣出版總編輯黃健和,另提出幾點代表性指標作為佐證:
第一,是由日本外務省針對非日本漫畫家舉辦的「國際漫畫賞」。在2011年以前,雖然有台灣漫畫家以個體戶身分參加,獲獎頻率仍僅是偶有可見,獎項也僅是「入賞」(佳作)。直到2011年,漫畫家顆粒(柯宥希)以《許個願吧!大喜》拿下「第5屆國際漫畫賞」優秀獎(銀獎),台灣漫畫家開始成為該獎項的常勝軍。2020年尤為風光,韋蘺若明的《送葬協奏曲》、阮光民的《天橋上的魔術師》、D.S.的《百花百色》,各自包辦了最優秀賞(金獎)、優秀獎及入賞。
第二是,台灣開始以國家隊「台灣館」的名義,常態性參加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等國際書展、漫畫展——台漫的國際化,其來有自。黃健和指出,當國內產業足夠茁壯,自然會渴望探索他國的產業樣態。因此,1990年代,鄭問在日本講談社邀請下,開始連載《東周英雄傳》,成為早年台灣漫畫家赴國外發展的少數例子;敖幼祥、蕭言中等七人,組團赴美國參加「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Comic-Con);麥人杰亦赴參加法國安古蘭漫畫節。
2010年,台灣漫畫家陳弘耀、王登鈺、林莉菁等人,帶著集結12位漫畫家的獨立刊物《Taiwan Comix》到安古蘭參展,橫空出世的台漫作品,在現場引發了旋風,隔年主辦單位發函邀請當時的新聞局,2012年台灣首次以主題館身分參與,至今不輟。
總的來說,台灣漫畫在金漫獎、日本國際漫畫賞等榮譽的加持;國際書展的連年曝光,國際讀者的養成;以及近年國際社會對台灣高度關注繼而對台灣漫畫產生好奇等各方因素加成下,逐步引發擴散效應,黃健和粗估,近三年台漫的國際授權應超過百本,尤其在異文化接受度尤其高的漫畫大國法國,更授權超過60本,義大利也售出約30本版權。
在這之中,售出9個國際版權的《Day Off》最受國際市場歡迎,緊追在後的,是售出7國版權的《送葬協奏曲》與《來自清水的孩子》;《閻鐵花》也售出6國版權。
「漫畫,就是一個人,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說故事給全世界聽。」黃健和說得不無浪漫,「因為漫畫,台灣可以與許多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生連結。」
想像在遙遠的泰國、越南,喜愛同志題材的讀者,會是如何津津有味地閱讀以都會白領為題材的BL作品《Day Off》。又或是,取材自知名出版人蔡焜霖其人其事的《來自清水的孩子》,以兒童視角,再搭配漫畫形式的舉重若輕,沉重的白色恐怖故事竟能在美國引起熱烈迴響。抑或遠在法國、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的讀者,又是如何被京劇旦角的超級英雄《閻鐵花》牽動,並拍案叫絕……。
透過漫畫,台灣,能走得更遠。
漫畫家簡嘉誠與國發會檔案管理局合作《青空下的追風少年》,該作品奪下第17屆(2023年)日本漫畫國際賞最優秀獎。(©2023 簡嘉誠╱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蓋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