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典範
而楊青山所說的「高價應用」,以一公斤成本約0.2元的豆渣來說,作成機能性飼料原料的價值,至少提升100倍。
目前年營業額已破億的京冠一廠,一年只能處理1,200噸的農食副產物,為了擴大產能,二廠已於六月六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年底落成後,一年可以處理6,000噸的廢渣。明年興建的三廠,預計處理5萬噸的廢渣。「這兩個新廠都以碳中和的趨勢來規劃,」楊青山指出,以5萬噸的廢渣來計算,在乾燥過程中,可以產生3.5萬噸的水蒸氣,回收後,可以同時產生136萬度的電力與冷凝成3.5萬噸的蒸餾水。電力可以回饋做整廠生產的電力,蒸餾水可以用來養魚,資源可以充分回收再生。
這個模組化的設備可以如貨櫃屋般,直接放到豆渣、咖啡渣的產地,減少碳足跡,節省農餘廢棄物運輸、處理的成本。「農餘對我們來說不只不是廢棄物,而是碳權長遠規劃的原料。」楊青山胸有成竹地說。
京冠生技統計,16年來投入綠豆殼的研究經費達1億8,000萬元。副研發長畢家甄透露,全公司連同生產的員工在內,碩博士的比例高達五成,以研發為核心實力,讓京冠生技與台灣大學產學合作,確認綠豆皮醇的抗病毒機制,這項研究成果2020年發表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醫學期刊上,同時與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合作,開發傷口修復的植物新藥,已拿到台灣專利,美、日專利則正在申請中。
正如楊青山所說:「用技術與創意穿透大地廢棄物,以新的商業創新模式,呈現生命的價值。」這也是循環經濟的真義,不只企業能夠獲利,地球才能永續。
綠豆殼、豆渣、咖啡渣作成機能性飼料的功能包,就像人類吃綜合維他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