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生到人工養殖
台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副教授鄭肇祺,是此次虱目魚採訪的引路人,看他一派「台灣郎」的穿著,其實他是來自香港的City boy,到台灣才認識虱目魚,博士論文專注在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影響台灣養殖漁業的永續發展,虱目魚成為他與台灣的連結。
一早,他帶我們拜訪做田野調查的嘉義布袋新塭地區,一路聊著虱目魚的故事。
台灣養殖虱目魚由來已久,主要分布在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氣候暖熱的區域。早期虱目魚苗要靠人工到出海口撈捕,魚苗珍稀,買賣要靠第三公正方的「數魚人」,因此留下了數魚歌的文化,現在上YouTube搜尋,還可聽到數魚人手中拿著杓子與方便計數的竹筷或竹籤,口中點數魚隻哼唱的旋律。
只是這樣的風景已鮮能遇見。1983年,被稱為「台灣虱目魚之父」的林烈堂,成功地繁殖並量產虱目魚苗,「量產才有商業應用的可能,人工繁殖代表不用再去河口撈魚苗,魚苗的成本也大幅降低,虱目魚產量大幅提升。」鄭肇祺說。
車子行駛在台61線,鄭肇祺指著兩旁一池一池的魚塭,滔滔不絕地解釋,早年的虱目魚養在淺坪的池子,水深僅到小腿,目的是要讓陽光直接照射到池底,長出的藻類就成為虱目魚的食物。虱目魚是怕冷的魚種,氣溫十度以下就會冷死;近幾十年來,發展出水深約兩米的魚塭,一來水深可以保溫,二來養殖密度也能大幅提升;再往南,在高雄岡山附近更有水深五米的魚塭。
一堆關於虱目魚的知識,鄭肇祺如數家珍,「台灣吃的虱目魚大概四到八個月大,市場常見的重約1.5台斤,但你知道嗎?世界最大的虱目魚可以長到180公分。若在市場上看到超過兩台斤的,那可能是跟文蛤混養的工作魚,牠幫忙吃文蛤池裡的藻,會養超過一年。」
都會生活早已脫離了自然節氣,但農漁業的作息還是循著歲時,鄭肇祺解釋,傳統上,嘉義、台南一帶的漁民在清明過後(四月)開始下魚苗,待到夏秋成熟,七月開始就是收穫的季節,一路可以收魚到11月。嘉義因為在產地中位置相對偏北,天候早冷,通常11月就會全數出清賣掉。氣候暖和一些的高雄,會讓魚隻越冬,等到隔年四月才收魚,那時候非產期,價格最好,也讓台灣一年四季都有虱目魚吃。
虱目魚產業分工專精,從魚苗孵化、寸苗培育及成魚飼養,都有專職的業者。(鄭肇祺提供)
虱目魚的名字是因為臉上有兩片脂瞼,煮熟了會變成乳白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