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機具,效率決勝
黃博士所說的智農系統,即是農業委員會推動「智慧農業4.0」計畫的一個面向。智慧農業意即以創新科技為基礎,導入物聯網、大數據、智慧機具與裝置,達到智慧化生產與管理的創新農業目標,同時將台灣優質的農產品推向全球。
中央山脈最南端北大武山下,屏東內埔的老埤農場,則有智慧機具的最佳展現。
台灣農林公司2016年購置這塊七百多公頃的農地時,曾遭到外界要炒地皮的質疑。但2017年3月開始種下第一批茶苗,目前至第4期已開發二百多公頃,已是台灣最大單一面積的茶場。
台灣農林公司茶葉處經理鄧志民指出,由於人力的成本太高,目前世界重要的茶區集中在中國、印度、肯亞等低工資地區,採茶的農民一天靠著約合70元台幣的工資過活。台灣茶要能在世界勝出,必須要能降低成本,又製造出高品質的茶葉,因此老埤農場在開墾之初便引進系統化管理、機械化生產等智慧農業的思維。
鄧志民看著一望無際的茶園說:「我們靠速度決勝。」
眼前一片綠油油的平整茶園,由女性員工操作採茶機,每台採茶車一天可以採摘3公頃的茶菁,傳統的人工採摘,3或4人一組人一天最多只能採收5分地。
最特別的是以2億元費用、自以色列引進的滴灌灌溉系統。設於茶樹下的水管,每40公分有一個滴孔,馬達一開,一次可以灌溉10公頃茶園。每小時固定滴1公升,沒有種植作物的走道,則是一滴水都沒有。與傳統噴灌系統相比,可以節省70%的水。
鄧志民指出,「滴灌系統,不只省水,同時省電、省人力,因為我們透過自動控制系統,設定在夜間離峰用電時段灌溉,除了省電,還可以減少白天灌溉的蒸發散作用。而且滴灌系統不只灌水,同時也可以施肥,達到精準農業的目標。」
除了田間自動化,老埤農場的目標則要把製茶老師傅二十多年的經驗值,做成大數據,透過系統調整萎凋、揉捻的次數,作出不同香氣、湯色與風味的茶,達到客製化的目的。
老埤農場未來計劃470公頃全數生產,種植供瓶裝飲料與泡沫紅茶使用的商用茶,包括台茶8、12、20號、大冇與四季春等7種台灣特色茶,預計年產3,000噸茶葉,將成為台灣最大產能的茶園,但對一年喝掉4萬噸茶,其中有3萬噸需進口的台灣來說,仍然供不應求。
老埤農場一開始就引進系統化管理、機械化生產等思維,可以節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