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引起風潮的酸種麵包,又稱老麵麵包、歐式麵包,在台灣發展已經超過30年。圖為莎士比亞烘焙坊推出的歐式麵包產品,包括在世界盃麵包大賽獲獎的「荔香草莓」(左)。
外籍觀光客來台,國人旅遊國內各城市,流行到麵包店採購「伴手」。
中秋節才熱賣一波的蛋黃酥,引發排隊搶購的熱賣店,多不是傳統漢餅店,而是西式麵包店。
更別提,法國主顯節吃的國王派、美式肉桂捲、從香港紅到台灣而後發展出自己特色的千層蛋塔、千層吐司……一波波話題美食,追溯源頭,都發生在麵包店。
就連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巴黎,由台灣人開設麵包店,結合歐式麵包與台灣麵包的特長,也受到歐洲人好評。
台灣烘焙不僅水準高,創意不斷,產業動能十足。這一切,都可以從「冠軍麵包」說起。
本來,氣候適宜種植稻米的台灣,飲食上也是獨尊米食。直到1950年代,因美援麵粉的大舉輸台,伴隨著小男孩穿著美援麵粉袋內衣褲的回憶,以及「吃麵強身」的宣傳,引領了台灣人轉為米、麵雙主食的飲食革命。
美國爸爸、日本媽媽的混血台式麵包
為了推廣麵食文化與小麥加工技術,1962年,「台灣麵粉之父」、聯華實業創辦人苗育秀推動成立「台灣區麵麥食品推廣執行委員會」(「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前身,以下簡稱「穀研所」),成為帶動台灣烘焙產業往前的重要單位。
台灣烘焙產業的發展誠然與美國有著莫大淵源,但在口味上,則受到日本影響。
日本人發明了口感柔軟的紅豆麵包、菠蘿麵包等甜麵包,以及咖哩麵包、炒麵麵包等,待麵包烤好後再進行加工的「調理」麵包。台灣從中汲取特色,轉化創造出蔥麵包、肉鬆麵包、蘋果麵包等在地化口味。
直到30年前,來自日本的大型連鎖麵包店東客(DONQ)、山崎(Yamazaki)登台,並且在SOGO、新光三越等百貨公司開枝散葉,販售起少量的如法式長棍等歐式硬麵包,開啟台灣歐式麵包的濫觴。
任職於東客的日籍麵包師傅野上智寬,成為台灣女婿的他,離開東客後自立門戶,2000年後相繼開設「羅娃」、「野上」等麵包店,在店內也販售少量的歐式硬麵包,並吸引到一小撮客群的認同。
2008年在法國拿下世界盃麵包大賽亞軍的台灣隊。左起:曹志雄、吳寶春、文世成、施坤河。(施坤河提供)
台灣小麥產量較少,美援時代後興起的本土麵包文化,主要受到美國、日本等外國文化影響。
穀研所所長施坤河,任穀研所烘焙組組長時,曾以教練身分率領台灣隊赴法國參加世界盃麵包大賽,也打開了台灣烘焙進入國際大賽舞台的契機。
初窺歐式麵包堂奧
歐式麵包(pain,或稱老麵麵包或酸種麵包,如法國長棍、鄉村麵包、德國黑麥麵包等)的登台,影響台灣的烘焙產業及飲食文化甚深。
台灣首位奪得「世界盃麵包大師賽」(Les Masters de la Boulangerie)冠軍的麵包師傅吳寶春,在其自傳《柔軟成就不凡》中,描述與正統法國麵包相遇的悸動:「皮脆內軟氣孔大,品相非凡」、「仔細嚼兩下,微酸,口感很棒,接著濃濃的麥香忽然就充滿了口腔。」
歐式麵包與台灣普及的白吐司、漢堡包,或者是口感柔軟的台式、日式麵包相當不同,其特點在於,原料單純,手工製作,多有著堅硬的外殼,內在富含大量孔洞,易於沾附醬汁,也適合搭配湯品食用,在歐洲,是猶如亞洲人的米飯一般不可或缺的主食。而為求保水,麵包的體積往往碩大無比,在歐洲足以常溫貯放多日。
對於麵包師傅而言,歐式麵包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食物,原料只需要麵粉、酵母、水、鹽巴,但細節只要稍加更動,就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個性,變化無窮。講究的師傅,還會捨菌種單一的商業酵母,親自以水果、穀類來培養自己的酵母。自養的酵母,再採低溫長時間發酵,酵母可將麵粉中的澱粉、蛋白質等成分充分分解,烘烤成麵包後,對於腸胃敏感的人來說,吃了較不容易引發胃脹氣、胃酸的問題。
在大學時即創辦莎士比亞烘焙坊的王鵬傑,是繼吳寶春以後第二位拿下世界麵包大師的台灣人。
莎士比亞烘焙坊的產品遵循歐式麵包對於自養酵母、手工的重視,同時結合台灣在地食材。接地氣的產品不僅台灣人喜歡,也受到許多外籍麵包師傅與星級名廚認可。
橫空出世的台灣隊
然,會促使歐式麵包在台灣市場風行,主因並不是養生,而是與國內麵包師傅出國參賽有關。
根據穀研所所長施坤河的回憶,會開啟赴海外參與麵包競賽的風氣,必須歸功於前穀研所副董事長徐華強,由他率先向主辦方──法國酵母公司「樂斯福」爭取參賽權。而後,還有南僑油脂公司董事長陳正文、德麥公司董事廖本蒼等業界領袖,曾先後擔任台北市糕餅業職業工會理事長,他們積極籌辦「台北國際烘焙展」,並在展覽舉辦選手選拔比賽。同時,還有來自台北區麵粉製品職業工會、美國小麥協會等單位的慨然協力。
直到2008年,由當時任穀研所烘焙組組長的施坤河擔任教練,率吳寶春、文世成、曹志雄等三位麵包師傅,參與每四年一度,有烘焙界奧林匹克之稱的「世界盃麵包大賽」(Coupe du Monde de la Boulangerie)。初試啼聲的台灣隊,居然就以第一名之姿,在廣州取得亞洲代表權。再赴法國巴黎參加決賽,最後,從15個參賽國家中脫穎而出,勇奪亞軍,僅列法國之後。
2010年,力求更上層樓的吳寶春,再以個人名義參與第一屆「世界盃麵包大師賽」(Les Masters de la Boulangerie),一舉拿下冠軍,蔚為轟動。
名下三家店的王鵬傑(左),其店設有中央工廠,常擔任國手教練的他,對產業深具使命感,也期許自己的店能催生出更多具實力的台灣之光。
麵包師傅以穀物、水果親自培養的野生酵母,能傳達出獨家風味,為麵包帶來深邃的層次風味。
法國麵包與可頌的麵團結合,既保有法國麵包的酥脆與可頌的柔軟,不羈的創意展現出台灣麵包不受框架的多變特質。
國際賽場,戰績彪炳
走過這些年,更證實了台灣隊的獲獎,不是曇花一現。
施坤河細數世界盃的彪炳戰績:2008年台灣隊拿下亞軍;2010年吳寶春獲「大師賽」冠軍。2012年,野上智寬擔任教練,率張泰謙、林坤緯、黃威勳,再奪季軍。2016年,吳寶春擔任教練,率謝忠祐、王鵬傑、陳有鋕,獲亞軍。2018年,王鵬傑拿下「大師賽」冠軍。2022年,武子靖、徐紹桓、李忠威勇奪冠軍。
施坤河說明,世界盃團體賽要求三名選手必須在八小時內,包含指定項目、創意研發項目,各自完成總數超過百個,不同款式的歐式麵包(pain)、甜麵包(viennoiserie,如丹麥麵包、布里歐等),與一座超過一公尺高、可食用的藝術麵包(pièce artistique)。時間緊湊、品項繁多,考題融貫了麵包師傅的基本功、臨場應變、發想、實踐與團隊的合作能力等。
才獲「國際烘焙組織」(UIBC)頒發「2023世界最佳麵包師」(UIBC World Baker of the Year 2023)榮銜的武子靖,早在高雄餐旅大學就讀時期,就曾以助手身分參與賽事現場,也開啟了他作為烘焙職人的國際視野。
他分享,2022年擔綱隊長,能與團隊共同摘下冠軍榮耀,獲獎的關鍵之一,正是合作。經過縝密的沙盤推演,負責歐式麵包的他與負責甜麵包的李忠威,決定捨棄在各自項目鑽研的極致,改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作品,再一同協助由徐紹桓負責組裝難度最高的藝術麵包,合作無間的精神,當場深獲評審嘉許。
而隨著參與國際烘焙競賽蔚為風氣,除世界盃外,每兩年一度,由「法國最佳工藝師」(MOF)在南特舉辦的「世界麵包大賽」(Mondial du Pain),同樣也成為台灣麵包師傅競相角逐的重要賽事。陳有信、陳耀訓相繼於2015、2017年奪得冠軍。至今,台灣的冠軍麵包師傅,已累積高達七名。
這樣的數目,確實值得引以為豪,「以台灣的人口總數、麵包從業人員的比例來看,台灣因小麥的產量極少,主要仰賴進口,不像西方本來就是以小麥為主食的國家,台灣能夠有這麼多的世界冠軍,算得上是另一種台灣奇蹟了吧!」武子靖說。
曾經以「少年英雄」登上《台灣光華》版面的武子靖,學生時代就以吳寶春助手的身分赴海外觀摩大賽,被施坤河讚許基本功相當紮實的他,如今也是名列「世界冠軍」之一。
挖掘台灣好食材
隨著國際競賽榮譽的光環加持,世界盃賽事指定製作的「國家特色麵包」,也因此從海外紅回台灣。當年,曾被許多顧客稱之為「那顆大粒的」,吳寶春的代表作「酒釀桂圓」、「米釀荔枝」,也一舉成為普羅大眾對歐式麵包的初步印象。也因為麵包當中的柴燒桂圓、酒釀、黑葉荔枝等在地食材的導引,加快了台灣大眾接納異國食物的腳步。
由此也足見,台灣的精緻農業與食品加工技術,是麵包師傅倚重的重要後盾。
「莎士比亞烘焙坊」創辦人王鵬傑,為台灣第二位在麵包大師賽奪冠的麵包師傅,2018年,他將「荔香草莓」的國家特色麵包帶到比賽現場。這一令人聯想起法國甜點大師Pierre Hermé經典之作「Ispahan」(玫瑰覆盆子荔枝馬卡龍)的佳品,除了徐徐麥香以外,當中提供了輕盈香氣的草莓與芳馥花香的玫瑰,均是台灣所產。
不僅如此,當我們踏入莎士比亞烘焙坊,王鵬傑自豪地分享,如有凱特芒果乾點綴的「芒果伯爵」、在濃郁的雜糧香氣之中增添柑橘的「馬蹄雜糧」……有了台灣水果的添味與串場,常令人覺得是「吃健康」的歐式麵包,竟有著食指大動的美味。
常赴國外交流、考察的王鵬傑觀察,歐洲水果不如熱帶的品項豐富,使得歐洲人常只能退而求其次,採用進口的冷凍果乾或果泥,加上歐洲人習慣將水果以大量的糖漬加工,難以嚐到原味。
而開店多年的他,早已與許多理念相通的農友培養出長年合作的默契。以水果為例,藉由契作,他會先依需求向農友指定農法與品種,採收後,再交由加工廠,以最低比例的糖度製成果乾,成品的風味與鮮果相比也毫不遜色。這在莎士比亞烘焙坊行之有年的SOP,正是他在競賽時博得評審青睞的秘密武器。
武子靖與李豫共同創辦「蜷尾家パン」,雖然賣的是台式麵包,但也向歐式麵包的技法取經,為烘焙產業作出突破。
台灣歐包,這樣也可以!
消費者或許不一定喜歡歐式麵包,但歐式麵包卻改變了台灣烘焙產業的風景。
以製程為例,武子靖指出,傳統的台式麵包店多採快速發酵,從打麵團、發酵、整形、包餡、烘烤,製程至多不超過半日,但目前坊間已有不少店家,如他與蜷尾家創辦人李豫創辦的「蜷尾家パン」,即便開的是台式麵包店,仍向歐式麵包取經,改採低溫長時間發酵。麵包師傅改在下午準備麵團,經過整晚發酵後,隔日再進行烘烤,如此一來,「麵包的柔軟度更高,風味也更好。」武子靖說。
歷史作家曹銘宗曾說,台灣的飲食文化是「創造性的傳統」。吸收了食用邏輯截然不同的歐式麵包文化,不受西方文化包袱束縛的台灣人,也依據自身的偏好,開發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新產品。
如野上智寬結合法國長棍、起司、培根的「薩爾斯堡」,竟成為店內的長銷品項。台北的「法藍司烘焙」,將甜蜜的奶油抹醬夾入法國長棍,做成「冰心維也納軟法」,一度成為團購名物。
更別提當年轟動一時、連鎖的「パン達人手感烘焙」,主打產品「台式軟歐」麵包即是在歐式麵包中加入大量糖、油、餡料,大舉風行。
又或者,當我們踏入莎士比亞烘焙坊的中央工廠。除了有結合台灣果乾的歐式麵包;還有抹上厚厚的義大利肉醬,使之如披薩一般方便享用的麵包;或是取經義大利瑪格麗特披薩,將經典三元素(番茄、起司、羅勒以九層塔替代)結合義式巧巴達麵包;以及簡直如「胡搞」一般,把法國麵包與可頌的麵團揉在一塊,讓成品既有法國麵包的酥脆,又有可頌的油脂與柔軟度等產品。
種種創舉,讓許多慕名參訪的外籍麵包師傅與米其林名廚跌破眼鏡,卻又同時驚嘆:「怎麼會想到這個?」「怎麼會這麼好吃?」
台灣麵包師傅的奇思妙想,儼然呼應著從法國返台的甜點作家陳穎,在其著作《法式甜點裡的台灣》中所寫,台灣甜點所展現出的職人熱情、靈活與無框架,像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新天地,處處皆是怒放的奇花異草,卻鮮為世界所知。」而麵包,不也如此嗎?
而據聞,近年已有台灣人在巴黎開起麵包店,產品融貫了歐式麵包對於自養酵母與手工製作的講究,同時結合了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將餡料結合麵團進行烘烤,消費者採買後無須再自行進行加工(如製作成三明治),可以直接食用,其便利性博得歐洲人好評。
台式麵包保有歐式麵包的神髓,但又融貫了台式的見解。有點繁複,有點顛覆,甚至天馬行空、有何不可的創意。也許遠離所謂的正統,但對台灣人而言,卻散發出一份「何足為怪」的自在。也正是這一份信手拈來的從容,表達了出身、底氣之何在!讓台灣麵包站上世界舞台,綻放出亮眼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