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啟蒙書,父愛滿溢
1891年12月17日未時,胡適在江蘇省川沙縣(現今上海浦東新區)誕生,胡適的父親胡傳(字鐵花)當時50歲,衷心寵愛著這個新生的么兒,1893年帶著年僅2歲的胡適,來台就任,駐守在台南和台東。讓胡適和台灣的緣份,從幼兒開始。
父親看出胡適的聰穎,自編四言韻文《學為人詩》手抄讀本,懷抱著年僅3歲的胡適,講解做人的道理。只可惜好光景實在太短了,在他4歲那年,父親溘然病逝。
母親是父親第3任妻子,與丈夫年紀相距很大。胡適家族是徽州名門之後。在清末的大家庭裡,一位年輕的寡婦,帶著稚齡的幼兒,隱忍低調,是安身立命最好的修為。這個成長背景,讓胡適在母親身上學會了寬恕忍讓,也養成待人接物的真誠和氣,言教和身教,影響了他的一生。更自此埋下思想淬練的伏筆,倡議改革社會禮俗,呼籲婦女解放,也呼應他一以貫之的「容忍比自由還更重要」的信念。
母親對孤子的疼愛,可以由紀念館中胡適寫給二哥的書信中體現。胡適回憶年少時曾患眼疾,母親馮順弟十分焦慮,聽聞可以用舌頭舔治,為求孩子康復,竟親力為之。慈恩浩瀚,永銘心扉,感念之情,躍然紙上。
許多細節裡,更可以看出胡適的勤奮好學,以及母親的期盼殷切,督導嚴謹。在胡適紀念館中,留下一份珍貴的手稿,是他13歲時,手抄《反切直圖》課本。工整的字跡,突顯他為學的認真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