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人群、跨越國界的自然媒材
如今,王文志已是以大型編織創作揚名海內外的藝術家。舉凡常設於嘉義蘭潭風景區的〈月影潭心〉、林業文化村的〈森林之歌〉、桃園虎頭山環保公園的〈桃機一號〉,這些作品也是國內外旅客到當地旅遊時,會慕名嚮往的標誌性景點。
雖然,為了長久留存,這些作品偶時也捨竹材,而改用鋁、鋼等更耐久的材料。但對於竭盡可能師法自然的王文志而言,比起恆久存在,他更認同,何妨就讓作品應隨著時間風化,然後拆除。
好比如,因多年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在小豆島上所創作的〈小豆島之家〉、〈小豆島之光〉、〈橄欖織夢〉;在澳洲「Woodford藝術節」中的〈編織天幕〉、〈浮雲〉、〈樹屋夢〉……。
他多選擇口徑較粗、材質堅韌的孟宗竹製作主結構,再取桂竹,透過不規則的「亂編法」,或者緊密有序的「規則編」來製作。
當王文志談起,每件作品誕生的歷程,好比如,參與瀨戶內藝術祭時,他特別商請當地居民提供在地竹材,並帶著長年合作的嘉義鄉親,還有遠從巴西、澳洲等世界各地來的志工,再加上日本島上的居民,共組工班,集體創作。
他說,因為共創作品,才化解了島上兩個村落因心結而罕有往來的僵局;完工之時,在穹頂下,眾人一同享用著他從台灣帶來的高山茶與鳳梨酥;以及,因為作品的存在,讓常常僅是一日往返的遊客,終於願意在小豆島上落腳一晚,只為了欣賞,作品入夜點燈時的另一種美感。
即便天然竹材的創作,最長僅能存在二至三年,至今作品已不復存在,但美好的記憶仍存在所有人的心中。並且,透過竹材跨越文化藩籬的國際語言,人們可以在此攜手,共同走向回到自然的一條路。
王文志已多年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圖為2013年所創作的〈小豆島之光〉,利用約5,000支竹子編織成偌大的圓頂建築。(幼葉林藝術創作工作室提供)
夜間點燈也別具特色的竹編織作品,吸引遊客在島上留步。圖為2022年王文志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所創作的〈歸靈〉。(幼葉林藝術創作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