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的社會責任
但或許就是因著這些事蹟過於傳奇,反倒讓人們甚少注意到她的建築成就。建築評論家阮慶岳就曾語重心長地提醒,王秋華的作品,應有更進一步的研究與梳理,才能重現其意義,繼而發揮影響力。
尤其,王秋華所一貫擅長的,對使用者設身處地的考量,甚至竭其所能、無微不至的體貼,展現出女性獨有的細膩思維;以及重視採光、通風,與環境整體的互動等特質,合乎如今提倡的「綠建築」精神。
「建築師的責任不僅是建築物的設計監造、更重要的應是美化人造環境,及喚起人們對環境的了解與愛護。」王秋華這樣認為。
她服膺於現代主義奉守的「形隨機能」的理念,鮮少彰顯特定的風格、樣式,手法大器,卻同流露著優雅,內部空間常充滿生活的韻律與節奏感,許多作品如今再看,仍允稱典範。
以1998年所經手的台中榮總的員工宿舍為例,王秋華說明,當時榮總原希望能在空地上蓋三幢高層的集合住宅,她卻細膩考量到,職員的家庭組成不同,需求自然不盡相同,加上基地面積相當大,因此建議業主,可蓋兩幢高樓供年輕的職員居住,其他的則蓋成三層樓的矮房子,供家有小孩、老人,行動上較為不便的家庭入住。
另外,她最知名的便是經手國內許多大型圖書館一事。王秋華的作品大多都是公共建設,鮮少私人住宅,她個人對閱讀的熱情,讓她對於圖書館建築情有獨鍾。她除了經手過國立中央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的室內裝潢與家具設計;並且在1985年完成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一案後,國內的圖書館首次由傳統的書庫形式改為現代的開架式閱讀空間,此案的成功讓國內其他圖書館爭相取經,影響國內圖書館的變革,讓她有了「圖書館之母」的美譽。
王秋華能在中年後選擇來台定居,對於台灣建築的發展,實是幸事一樁,不過因著不曾深度涉入本土建築思潮,加上出於個人的喜好與取向,她鮮少經手地標型建築的設計,因此比起同時期的戰後第一代建築師,如王大閎、陳其寬等人,王秋華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始終不算高。不過,對於始終淡泊名利的她來說,或許這也是求仁得仁的結果,如此她才能毫無包袱,專注並自在地徜徉在自己所喜愛的領域。
隨著年事已高,近年王秋華已罕再有新作,但她所留下來的作品,再再提醒後進晚輩,建築師的使命,並非高舉自我,而在於對整體環境的關照,與對社會的一份責任。尤其在這個疫情蔓延的時刻,人與人、人與自然環境的失衡與衝突不斷,其作品所帶給世人的示範,更是無比受用。
王秋華的設計以公共建築為主,旅美期間留下許多教堂、校園、社區中心的作品,圖中為位於紐約的Hubert Humphrey School。(王秋華提供)
2016年,高齡91歲的王秋華,堅持親自到中原圖書館監工,全然表現出了建築師的敬業與嚴謹。(楊智鈐提供)
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在王秋華的設計之下,首開國內開架式圖書館先例,就連閱讀區的桌椅家具,也由她一手包辦。
雪舍走廊的盡頭,挑高處特別加裝天窗,引陽光入內,並裝上抽風機,引導室內空氣流動。
雪舍的大客廳,多年來都是許多親友聚會的場所,圖為獲頒國家文藝獎後,公視為王秋華拍攝紀錄片,播出後,導演、建築同業齊聚觀賞。(陳紹平提供)
雪舍的許多細節一如王秋華的素來手筆,簡約、大氣,親近自然,且處處流露出人文的底蘊。
生活低調、樸實無華的王秋華,無論建築本業,或者為人處事,都為後輩樹立下最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