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防告警,挑戰震後五秒發佈國家級警訊
地震讓人精神緊繃,能預測嗎?陳國昌說,目前預測技術未臻成熟,但已開發預警措施,利用監測儀器和技術,在地震開始後數秒內,透過震波快速估算地震的範圍、災害程度等資訊,並搶在後續破壞性震波抵達各區之前發布警報,讓民眾採取避震行動,保障生命與財產安全。
2016年美濃大地震造成台南維冠大樓倒塌,學界因而與氣象局合作開發地震自動定位技術,當地震發生後數秒內即可定位震央,推估地震規模、全台震度分布等資訊,提供強震速報系統發佈。目前地震規模5.0以上,且縣市預估震度超過4級,可在十秒內透過電信業者平台,發送「國家級警報」,傳送到民眾手機。陳國昌說,自動定位系統的正確率達六成以上,2023年底可望由十秒的資訊傳輸時間縮短為七秒,未來將挑戰五秒,「若五秒挑戰成功,可望超越日本,成為提供地震預警最快速的國家」。
去年學界在預測地震的技術終於有了突破,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教授顏宏元帶領的研究團隊,整合2013年至2018年規模6以上地震前的地電、地磁、電離層資料,透過大數據分析,發現可對應的異常訊號,有利分析地震前兆。氣象局規劃2024年提出計畫,盼找出地震的蛛絲馬跡。
台灣的地震以東部外海的宜蘭到花蓮一帶最多,占台灣地震的七成之多。陳國昌說,該區是歐亞大陸板塊區域,屬隱沒帶,地形複雜、破碎帶最多,另枋山到菲律賓間有馬尼拉海溝,有引發大型地震與海嘯的潛勢,因此,台灣在宜蘭頭城到屏東枋山、枋山沿著台灣南部海域的馬尼拉海溝東側鋪設海纜,並設置海底觀測站,外海地震參數推算時間可從以往的35秒縮短為20多秒,且能提供海嘯預警。目前全世界僅有台、日、美、加設有海底觀測網。
面對天災威脅,防災措施永遠都需要精進。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張文彥認為,我們還可加強蒐集餘震傳送的地質構造、密度、深度變化的資料,由專家學者協助判讀地下的活動,評估未來有否更大規模的地震。
921大地震後,內政部調高新建建物耐震7級及橋梁耐震設計。今年二月間土耳其、敘利亞邊境發生規模7.8地震,數以萬計樓房倒塌,死亡逾5萬人,房屋耐震再度成為熱門議題。
張文彥說,地震致災的嚴重性取決於老舊建物是否耐震。近年政府加速推動老舊建物都更、鼓勵建物耐震補強,若還能退而求其次,針對更弱勢住戶的建物執行非破壞性檢測,或補助預採購、租賃防震傢具,可望再降地震災害。
「一隻蝴蝶在巴西拍動翅膀,可能導致在德州出現龍捲風嗎?」這是美國氣象學家勞倫茲提出的蝴蝶效應(或稱混沌理論),說明一件微小的事件或現象,有可能帶動整個動力系統的巨大連鎖反應。這也提醒人們,大自然界的複雜,總有科學的限制與遙不可及,在防災領域,人類唯有不斷強化韌性,才能與天災共處。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地震可預警難預測,但該局將與學界合作,從探討地震前兆著手,跨出地震預測的一大步。
莫拉克颱風帶來驚人雨量,高雄縣甲仙鄉(現為高雄市甲仙區)小林村因土石流而慘遭滅村。這場台灣風災史上最悲傷的事件,也燃起人民跨越悲痛,絕地重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