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下考古急先鋒:臧振華
台灣正式以國家名義開始推動水下考古,不過十餘年。事在人為,促成台灣開始發展水下考古的關鍵人物,不可不提考古學家臧振華。
「海底就像一個巨大博物館。」「比起陸地,這些人類文化的遺存與文化景觀的重要性毫不遜色,在某些方面,可能還有過之。」臧振華表示。包括了沉沒水中的船隻、飛機、文明遺址、化石遺跡等,因著長年封存在水中,有如時空膠囊,往往蘊藏造船、貿易、工藝、重大事件等豐富的歷史訊息,是屬於所有人的珍貴文化資產。
在過去,許多沿海、離島的漁家,多少都有在捕魚時,同時撈捕到陶瓷錢幣等古物的經驗,加上在2016年以前,因未明文保護,故許多懂門路的古董商會定期到漁家收購打撈到的文物;甚至有漁民不以捕魚為業,改撈海底的沉船廢鐵,雖然經濟價值更高,卻也因此造成文資的流失與破壞。
臧振華是在美國哈佛攻讀考古學時接觸到水下考古學,「當時就覺得很有趣,台灣也應該要發展這個領域。」他進一步指出,台灣周邊廣闊的海域,包括在1萬2,000年前曾是連結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陸地,冰河時代結束以後,海面上升被淹沒,後來則成為古代海上絲路與大航海時代的重要的航道,但另一方面,有「黑水溝」之稱的台灣海峽洋流湍急,暗礁密佈,行船不易,可想而知,海面下必然有許多值得探究的文物。從美返台以後,臧振華便開始積極地呼籲國內發展水下考古的重要性。
直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1年制定《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UCH公約),明確定義水下文化資產的範疇、價值,並予以保護;2004年,台灣政府也與之呼應,行政院正式頒定「國家海洋政策綱領」,2006年8月擬定「水下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計畫」,水下文資終於受到國家重視,臧振華也受文建會(今文化部)委託,著手組織專業的考古團隊。
中研院院士臧振華在美國接觸到水下考古,回台後積極呼籲國內發展水下考古的重要性,是台灣水下考古的先驅。(林旻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