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作物,重振部落經濟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高雄、屏東一帶,不少原住民部落因家園毀壞,被迫遷村。歷史悠久的紅藜,竟意外成為重振部落經濟的起點。
2012年,可樂穀農場總經理謝振昌,與屏東、台東的部落農民展開契作。身為原住民女婿,謝振昌早已透過排灣族太太認識紅藜。他自物流公司退休後,有意投入農業,於是想到熟悉的紅藜。
然而,當時認識紅藜的人並不多,朋友紛紛勸他改種檸檬、鳳梨等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但在美國UCLA就讀企管碩士的女兒告知,高營養價值的藜麥全球當紅,極具栽種潛力。謝振昌即在屏東內埔展開試種,成為台灣少數投入栽作紅藜的先行者。
2009年,莫拉克風災發生後,不少災區原住民被迫離開家園,心情、生計大受影響,氣氛一片低迷。曾參與921大地震南投信義鄉重建工作,並在莫拉克風災後投入第一線復原工作的長治百合部落重建工作室專案經理宋金山表示,當時遷移至屏東長治鄉百合部落的6個原住民部落、兩百五十多戶居民中,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就有37位因為打擊過大,思鄉心切,相繼辭世。
重建團隊想方設法,希望撫平災民傷痛。2013年,宋金山經由屏東縣農業處牽線,得知謝振昌正投入紅藜栽作,因此提出合作計畫,希望透過雙方契作,讓居民找回家鄉「原」味。
雙方的契作一開始並不順利。原來曾有商人與居民契作種植辣椒,最後卻因市場行情大跌,拒絕收購,使得農民損失慘重。因此,民眾一聽聞「契作」,紛紛投以懷疑眼光,擔心二度傷害。
經過再三保證與提出高於市場行情的收購價,居民終於卸下心防願意合作,並在耕作中逐漸恢復元氣。今年高齡80的巴清一,風災後遷往平地居住,離開熟悉的山林原野,原本的他鎮日鬱鬱寡歡,直到接觸紅藜,才重新振作起來。退役回家陪伴父親的巴文雄說,父親開始種植紅藜後,笑容多了,也更有活力了。而他們這才發現,兒時記憶裡用來釀製小米酒的紅藜,原來富含如此高的營養與經濟價值。
「希望透過紅藜契作,帶動部落經濟,」謝振昌表示。除了持續擴大契作面積,他與屏科大教授蔡碧仁產學合作,將紅藜製成餅乾食品;此外,他還大手筆投資千萬研發篩選設備。
謝振昌表示,紅藜在各式惡劣土壤地質環境的適應力極高,易於生長。不過,比小米細小的藜穗,後端加工程序極為複雜,必須歷經12道加工手續,才能製成產品。因此,他特地研發揀選設備,讓原來透過人工篩選的效率,大幅提升。
隨著國際熱度持續加溫,台灣藜知名度漸漸打開,主動上門洽談的農戶越來越多。台東多良、高雄那瑪夏、南投信義都有不少人有意合作。與謝振昌合作不久的台東原愛工坊,除了耕作紅藜,還進一步結合原住民傳統布藝創作,包裝紅藜產品,由內而外彰顯原住民的生活智慧。
隨著健康與糧食議題日益受到關注,過往總以配角般陪襯出現的「台灣藜」,一躍成為當紅新星,帶著豔紅、鮮黃的璀璨色彩,在惡土旱地中,展現本土的強勁生命力。
常見於原住民部落的台灣藜,八八風災後成為不少部落振興在地產業的重要作物。圖為阿禮部落原住民巴清一正在採收紅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