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整合,科學治理
然而,往昔的海洋學家可以不問世事,專注競逐純科學領域的頂尖成就,然而,面對許多迫在眉睫的時代命題,連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也曾登高疾呼,面對氣候變遷等攸關人類存亡的重大議題,「我們不能再等待。」
尤其海洋學又是一門連結大氣、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的跨領域專業,許多令人聞之色變的大規模自然災害,都與海洋有關,好比從海上生成的颱風、多在海底發生的地震、因地震引發的海嘯等。乃至現今因人為而引發的溫室效應、海洋酸化、海洋汙染、海洋資源耗竭等重大問題。換句話說,為增進人類生存的韌性與共同的福祉,海洋科學的研究與應用不可或缺。
也因此,面對氣候變遷、環境汙染等當代議題的緊迫,近年不少海洋學家紛紛跨出學術舒適圈,貢獻一己之力。
「學術向來貴在自由,以前我們做研究,專心追求純科學領域的尖端突破,極少會把應用層面的事情放在心上,」化學海洋學家、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何東垣侃侃談起自己從「出世」到「入世」的心境轉變,這也是他從「純海洋科學」轉向「海洋永續科學」領域的理由,「畢竟,當研究領域的問題已經大到這個程度,科學家同樣必須花上力氣,一起來面對這麼急迫的問題。」他說。
這也是近年來,他積極參與一項國際跨領域型研究計畫「未來地球」(Future Earth)的原因。這項由李遠哲積極促成的計畫,主要針對全球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的議題,希望藉由媒合不同學門、領域的人,以科學為基礎,尋求問題的答案。
何東垣在計畫下的海洋議題工作小組「Ocean KAN」擔任召集人。他分享Ocean KAN這三年曾經在台灣展開討論的若干項目,好比藻類養殖、永續漁業、海洋保護區的設立、氣候變遷下的藍碳議題等等,這些議題,均與國家產業發展、民眾日常有關,不僅務實,且影響深遠。
有時候,困難的不是問題本身,「解答可能已經在那裡,只是需要取得所有人的信任與共識。」何東垣分享,不僅技術上需要跨域合作,議題裡的利害關係人亦需要理解對方的語言,尋求共識的過程中,科學是重要的基石,「過去我們會說『from science to policy/management』,但反過來說也同等重要,訂定重大決策的同時,科學也要趕緊配搭上來。」何東垣語重心長地說。
何東垣(左6)與其團隊,搭乘台灣的海洋科學船「勵進號」出海調查。照片攝於國研院海科中心勵進研究船。(何東垣提供)
擔綱起平衡氣候的隱形功臣:藻類。圖為黑潮表水所採集到的束毛藻(Trichodesmium),細胞寬度僅有6微米。(何東垣提供)
海洋研究需要高資本高技術,研究成果多掌握在先進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