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承洪韌性家園
曾旅居西雅圖、香港、新加坡、柏林、札幌等多座城市,觀察人與自然互動永續課題的廖桂賢,探究「韌性理論」在水患治理中的應用是她長期研究的主題,她解釋:「所謂韌性,是指系統透過自我調整來容受干擾、維持正常運作的能力;即便系統的正常運作受到干擾時,也能迅速重建,恢復原有功能、定位或內部基本結構。」
韌性概念的基本脈絡就是「如何因應變動」,廖桂賢舉例,河流是變動的,河道堆積、河岸沖刷、洪水氾濫都是正常現象。她釐清,「水患」雖然與「淹水」密切相關,但兩者不全然相同。淹水是一種自然變動,是中性詞彙,任何傍水或低窪地區,都可能淹水。水患則是指當淹水發生在人類聚集的地區,造成隱患。但淹水不必然一定是水患,更不一定會造成水災,只要因應得宜,淹水也可能無害。
典型的工程治水手段首重排水,看似合理,卻等於把問題排到其他地方,不但可能加劇其他地方的水患風險,也因為劇烈改變自然河川流態,破壞生態健康。此外,硬體設備永遠趕不上氣候變遷與都市發展,導致水患風險增加的速度。
她提出「承洪韌性」(flood resilience),即社會應著重培養可以承納洪水而不受災的能力,亦即「耐淹力」,指在淹水的情況下仍不產生生命財產損害、社會運作不癱瘓、而且還能正常運作的能力。
「海綿城市」是提升耐淹力的手段之一,廖桂賢是此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海綿城市」揚棄快速排水至他處的傳統思維,強調利用蒸發散、入滲、漥蓄等自然水文機制,就地減少雨水逕流;藉由設計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吸納雨水,減少淹水機率。她解釋,城市的柏油與水泥都是不透水鋪面,因為無法讓雨水入滲,而造成大量雨水逕流。極端強降雨時,即便最好的都市排水系統都無法有效快速排除雨水逕流,就一定會造成積淹水。如果可以從源頭減少雨水逕流,就可以降低強降雨造成的淹水頻率。
「你想像一座森林,當雨水降下時,先有樹把雨水攔截住,沒被攔截的水又順著樹幹流下,滲入土壤中。雖然城市是座水泥叢林,但是我們可以讓城市盡可能模仿森林水文的循環,趨近於自然水文的樣態。」建築加上綠屋頂,道路植栽帶改成生態草溝,公園綠地改造成雨水花園或濕地,這些都是達成海綿城市的可行作法。
承洪韌性的概念,帶來視野與做法的革新,提供公部門水患治理的另一種可能性。2019年,水利法修正,提出「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策略,也就是將原本全部由水道承納的降雨逕流,擴大由水道與土地共同分擔,並要求公部門與土地開發者必須共同分擔滯蓄洪水的責任,以提高土地整體耐淹能力。「這意味著人類所利用的每個區域裡,都應該肩負分攤洪水的任務,具備防洪的功能。其中由公共空間來負擔的稱為逕流分擔,由個人開發建築物來負擔的就是出流管制。」王藝峰解釋。而永春陂濕地公園、大港墘公園是可引以為範的案例。
廖桂賢提出「承洪韌性」概念,亦即社會應該培養承受洪水而不受災的能力。
尋找人與河溪共生共榮的新相處模式,才有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