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跑是深度體驗山林與在地文化的方式之一。台灣一年有上百場次、不同主題的馬拉松賽事,吸引許多外籍人士及遊客前來參加。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將以各種不同類型的馬拉松為報導主軸,如峽谷馬、小鎮馬、越野馬……等,除了介紹路線特色,還會帶給大家沿途鄉鎮的歷史、文化與在地人情味,展現出台灣運動觀光的豐厚底蘊。
此外,前兩年因為Covid-19疫情而暫緩的海外採訪計畫,在今(2023)年隨著全球疫情陸續解封而重新啟動,《光華》採訪團隊首站即前進「越南」,帶來第一手的現地報導。台灣為越南第四大投資國,加上在台灣有逾25萬名越南籍移工及逾十萬的新二代,兩國在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十分密切。從本期開始,《光華》將陸續刊出從「經貿」到「醫療」,從「藝術」到「飲食」的台越民間交流情況,以及千百年來雙方相互往來的歷史淵源。
來到阿里山,首先映入你腦海的會是什麼?小火車?雲海?除了這些,其實阿里山上還有許多台灣的特有種植物,在台灣已知近5,000種原生植物中,以阿里山命名的植物就高達120種,如在歐美難得一見的熱帶植物、蔓藤植物、蕨類植物……等,這些豐富的植物生態就等著你來發覺。
其他報導主題,有農業部花蓮區農改場首支研發成功的本土燉飯米品種「花蓮26號」,負責育種計畫的農藝研究室副研究員兼主持人黃佳興在接受《光華》專訪時提及:「燉飯米若持續用進口的,對台灣沒有幫助,因此我們研究這支米,除了支持國內餐飲業使用,最重要的是,也要打入國外高端市場。」看台灣育種團隊如何融合東西方稻米品種,以及克服後續量產的需求,讓更多台灣食材被國際看見。
還有駐台使節團團長、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大使柏安卓的專訪報導,談兩國友好的民間交流和喜愛的台灣美食,以及台灣出版品翻譯輸出海外的議題,再加上本期全民徵件主題「廟口人情味與生活美學」中精彩的攝影作品,讓本期《光華》從運動、食材、特有種植物、海外採訪、駐台使節……等不同視角與面向,開啟你認識並欣賞發生在台灣的每個精彩時刻。